现在有句名句是“租个男友/女友回家过年”每年家庭大聚会的时候,父母及周围人都会问“有对象了没”“快结婚了吗”每天都处在被逼婚的环境中。可是当结完婚以后,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催生“你怎么不要孩子啊”“该要个小孩了”“年龄不小了,是不是应该有个自己的宝宝了”等等。
大多数人认为结婚了就应该生孩子了,他们习惯把这项悠久而普遍的制度当成了理所应当。所以当有一个人跟大多数人之间的生活模式不同时,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另类”。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剩余文化”——老一代的存在感建立在“我有后代”上,而且还得是个儿子。中国所讲的“孝”字就是指子承老,一方面是说物质,等父母年龄大了,需要养活父母,给父母以物质上的资助;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意思是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事,所以就出现一幕“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快找你妈去吧,我不管你了。”
记得看了一个案例: 老人膝下有三女两男,因老伴多年钱去世,她一直跟孩子们一块生活,然而由于子女众多,所以没有一家愿意长期赡养她,在孩子们把她的家产分完以后,子女们就很干脆的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结果最后她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病死在养老院的。
这一案件说明,养老不一定非要依靠子女,所以结婚后生不生孩子都是夫妻两人之间的问题,只要能够抗住世俗的压力,你们也可以选择丁克一族。两个人有两个人的相处模式,但是三口之家也有其温馨可取之处,至少我不后悔成为一名宝妈,孩子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再多的烦恼看到孩子的一张笑脸都会化为虚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家庭育儿亲子顾问。17年专注教育,助力家庭幸福!
现在不婚族也很多,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如果想堵住别人的嘴那可难了,你结婚晚了有人会说,你嫁的差了有人会笑,你生的孩子丑了有人会说,你的孩子没钱上贵族学校没钱学钢琴也有人会笑,你生完孩子胖了有人会说,你没钱买车了更有人会问。。。。。。你听得完吗?所以生不生都完全看自己,二人世界有二人世界的精彩,三口之家有三口之家的温馨
不是我太前卫,但真的觉得小孩太影响生活质量了,别的不说,光是工作就会严重的被拖累。天天顶个大肚子对着电脑,有些女人还要不得不在外面跑,既影响工作又影响小孩啊,那些怀孕初期的反应还得挺着。生出来就不用说了,万里长征的苦难刚刚起步,晚上不能睡个安稳觉,一夜要起来N次,现在的小孩用品动辄几百,上千是正常的。生活压力太大了
传宗接代肯定是99%的人选择的人生轨迹,但是丁克家族在全世界,现在在我国也很多,这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没什么,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想怎样活都是自己的事,当然也要你的那一半和你志同道合。
谁说一定要生孩子啦!有些人说生一个孩子出来,教育他,体现自身价值。呵呵,自身价值要体现还怕没机会?不然你去工作干啥?让孩子按照你的教育方法去成长,就一定能出人头地?那你自己混的怎么样呢?
生不生孩子没有对错,完全看个人的生活态度,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想要个孩子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烈,可以看作是你留在世上的种子,继承和繁衍,这也是生命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