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夫妻有一种异地恋的感觉,而所谓的周末夫妻,就是平时工作比较忙,或者因为一些其它原因分开,只有周末才能见面。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夫妻,他们一周只能相聚一次,然而这样的生活有利也有弊。夫妻之间应该保持新鲜感,这样婚姻才可能走得个更远,从长远的打算来讲,一周只见一次面,还是有些好处的。但是也同样存在弊端,比如两个人长时间未能见面,感情就会愈发平淡,最后导致分手。由此可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我和妻子就是属于周末夫妻,平时我在工地打工,基本是很少回家的,因为这件事,险些和妻子发生争吵。后来我们两个人互相做出让步,我由原来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回家,改为一周一次。其实工地的事情非常忙,几乎是抽不出时间的,然而为了另一半,即便再忙都要克服。毕竟老婆只有一个,工作丢了,还可以再找。刚开始的时候,老婆还是接受的,因为与之前相比,这种生活要好很多。可是好景不长,用了不到一个月,妻子就感觉一周只见一面,也有些太少了。
可是由于工作关系,我无法与她长相厮守,只能做周末夫妻。其实这种生活,还是难以适应的,虽然彼此间有了空间,也有了自由。可是爱人不在身边,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东西,而这些东西,是金钱无法购买的。不过为了孩子,始终没有离婚,而是继续生活着。通过两年时间的磨合,现在的日子也还不错,周末夫妻同样很恩爱,而老婆也逐渐适应。
其实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解决,就贸然开始,那么伤害的将是彼此。所以为了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懂得包容与理解。周末夫妻刚开始的,会让人无法忍受,因为此前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如今变得行同路人。也着实让人很难接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同时也比较适应,那么夫妻间的感情,就会恢复如初。
很多情侣受不了这种生活,最后吵得不可开交,走上了离婚这条道路。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能够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既然周末父妻是一种考验,为何不携手走过风雨。其实沿途的风景分外迷人,只有自己肯于付出,并且另一半甘愿“陪衬”,那么彼此双方,才会更加融洽。周末夫妻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她有缺点,但优点也同样存在,况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老婆离我50里的另外一个镇上。基本上是我周五下午的时候去她那里,然后周日下午的时候回单位,然后周一早上开始上班。开始的时候,我每周还是挺期待着可以赶紧到她身边的,周日的时候双方心里面都有一些不舍,但是又很无奈。平常时间的话,基本上是我晚上大概9点半以后给她打电话,两个人晚上交流交流感情,互相倾诉一下;周五的时候,单位上下午可以提前走,我就尽量安排时间去她那里。。在一起虽然免不了会生气什么的,但是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再过几个月县城房子就装修好了,估计以后两个人周末会在县城住,很期待那时候的真正二人世界。
刚刚结婚时,一到周末就兴冲冲的回家,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跑了两三年后,就有了精疲力尽的感觉,等再有了孩子,心中全是牵挂,尤其是孩子生病时,总觉得对不起孩子。有很多的时候媳妇经常给我抱怨说我不关心她,不关心这个家庭,其实我也很为难。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异地工作,需要租房子,买着吃饭,再加上每周来回高铁票,生活成本太大。而且无法照顾家庭,平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媳妇操心。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家庭,回归自己的城市,虽然短时期内收入减少,社交圈减小,但陪伴孩子成长、感受家庭的温馨很幸福。
曾经有过三个月,我在市里上班,老婆带着孩子在县城。当时公司比较变态,两周休息一天,所以那种双周末夫妻的体会更深刻。到了周六晚上一下班,马上赶到中巴车站台,匆匆在沙县小吃吃一口饭,就等车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平时八点半睡觉的儿子还在等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休息一夜,其实还是没有缓解疲劳,第二天一家三口人吃饭,出去走走,毕竟两周没见面了,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分享,虽然天天晚上电话视频,可还是守在一起的感觉好。每天都在期盼中度过。
我们是一年见一次面,过年的时候,我们老师是没有周末的,没有寒暑假的,天天补课补补补,丈夫在外地也是加班加班,准备辞职了,受不了这种生活了,怀孕自己一个人,产检什么的全部是自己一个人,最过分的是,生孩子的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剖腹产,一个人在医院硬生生挺过去,早上剖,晚上就要爬起来自己料理孩子,幸好护士小姐姐时不时过来帮我看着孩子,说多了都是累,挺感激她的,再也不想分居了!
我有一个同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她是公司的会计,她和她老公足可以称得上“周末夫妻”,因为她老公在老家工作,家里还有个孩子由爷奶照顾着,她则大老远来到百里之外的外地工作,我们这是一线,挣得钱肯定比她家(地级市)要高多了。她最多俩仨月回去一次,我问她想家不,她说那有啥想的,我又问她你不想你老公和孩子吗?她说:老公我不想,孩子嘛,想也没办法,我得挣钱养家嘛!我真不明白,这种夫妻关系的意义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