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情感充沛泛滥之人,没有十二分的热情与激越。而绝大多数事物于我,则是兴味索然。自是知道此般是桎梏,无论于作文还是性格,却也多是无可奈何。 我生来没有恣意、胆大的品质,也缺少一腔孤勇,而仅存的一点点冒险精神也在十八岁之前便逐年耗尽了。 有生之年,也不过希望多几个闲钱,到处走走,看看风景,吃吃喝喝,或结交二三挚友,或在因缘际会中与谁萍水相逢。然后,听听别人的故事,感动下自己。 而我这一生最执念而不屈的骄傲,大抵便是: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三分惰性,三分随性,三分任性,还有一分执拗。不喜交际,亦不善交际。于事于物,不咸不淡,兴味乏乏。且画地为牢,心无所侍。无甚才华,虽心有不甘,却又追求安逸,懒散倦怠。有所执念,亦会有尝试,却不曾深入,浅尝辄止。时有做梦,喜常人所喜,恶众人所恶,不过俗人一个。亦曾私下自诩不凡,实则平常普通,但至今仍会抱以幻想,乃无伤大雅之自娱自乐。至于今后的自己,还容我想想。唔,温和清淡,心有所喜,终怀善念。
排斥打击一切不符合自己逻辑的人和事,说话尖酸刻薄,以别人缺点为谈资笑料,自以为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很少顾及别人感受外边温和,内心有好勇斗狠的倾向,情绪波动大,暴躁易怒,之后悔之不及口拙,说话交谈没有技巧,给人不礼貌不友好的感觉。生活习惯不好,抽烟,手淫,晚睡晚起。个性强势,以自我为中心,爱争论,不容易接受他人建议体质一般,有驼背迹象,不爱护身体。
爱森斯坦的电影新与旧里有一段场景,愚昧的农民被教士的讲道吓得颤栗不已,像一只只浑身打颤的牲口。我觉得自己就是这被吓得打颤的动物。所以尽管我是个喜欢看点书的人,但是永远成不了知识分子,没那个怀疑一切的胆子。爱森斯坦的电影具有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叛逆的而又骄傲创新的天才。
胸怀天下却做不到卧薪尝胆;立志异常坚定却难逃现实诱惑;看得见远处的山却看不见脚下的路;有时把执迷不悟叫执着;有时把自我满足当自信;有时自以为是能拯救别人·拯救世界的万能上帝到头来成了自身都难保的过河泥菩萨;有时真的是弱点百出还不以为意的伪高手;有时是地道的荒废机会还自鸣得意的可怜人。
极其在意别人的看法。极其极其在意,活得小心翼翼。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同,宁愿不停的改变自己,去迎合。甚至撒谎,骗得一点好感。很多人曾跟我说过喜欢与我聊天,其实只是我从不谈自己,只是顺着别人的想法,讲下去而已。我几乎没有自己的性格,鲜有自己的爱好,欲望无限的自我压制。自我厌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