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过年的人在变,过年的习惯也一直在变,但家人对健康和陪伴期待却是一直不变的!而这份对家人的珍惜之情,才是亲情最美好的样子了吧。回家吃年夜饭,但“家”不只是一间房子,“年夜饭”更不只是一顿大鱼大肉,而是家人在一起时的那份快乐和幸福感。
我们这里是一家人过年,儿子孙子女儿外孙子老少一起过个团园年,然后初二,初三再亲戚兄弟姐妹朋友家一起团聚,开心快乐!畅所欲言的交流各自的工作生活等等!酒逄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也有歌曲唱着“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特别是在外工作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诗句是有深深体会的,家里的老父老母,家里的小侄女,一个一天天长大一个一年年老去,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回家多陪陪父母亲,吃个瓜子唠唠嗑,聊聊这一年的心酸这一年的收获,喝杯浓茶聊聊对来年的憧憬;今年我回家过年,明年我还是回家过年。
可以讲大部分人都是回家过年,为什么讲春运的 都是归心似箭啊,也有像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旅游,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交男女朋友的,回家了,心里多少都会有份失落,本来脾气很好的人被七大姑八大姨问烦了,也会不高兴,心里想想还是出来放松放松,回家也没有具体什么事,无非就是吃吃喝喝,走走亲戚,这些都没所谓了。
在豫东的习俗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自己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中午喝点酒、吃饭后、男的在一起聊天说东说西,天南海北的聊,因工作的原因、就是一家人平时聚会的机会也不多,大家你说说你的发展、我说说我的建解,这时女同志就会自觉地分工,你洗菜、她剁馅、你擀面皮、她调馅,然后在一起包扁食(在豫东的叫法、是素馅的),扁食是大年初一早上吃的,在豫东俗语:初一早上下扁食、但不叫吃扁食、叫喝汤,这个时间已经进入初一也就是明年的开始,晚辈就会三五一群到长辈家、给长辈拜年!初二各家去走各家的亲戚、去给姥姥舅舅们拜年、中午就会和亲戚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说笑、玩耍,一起吃团圆饭、互相祝福过大年,初三至初五豫东习俗都是走亲戚,初六七会朋友、转眼就到上班时间了,所以豫东习俗说:三十到初一、家人要团聚,初二到初五、串亲走姑舅,初六至初七朋友聚一起。
我们这里过年,算起来很孤单的, 因为过年的时候打工的回来了,读书的也回来了,姐姐妹妹们结婚的也同时回她们自己的家庭了,我们这边的习俗是出嫁后的女儿逢年过节都不会在娘家过的. 前面说到的孤单就是这个意思了,我四兄妹,两个姐姐一个弟,每当过年的时候都只是和爸妈弟弟一起吃了个团圆饭,然后又各回各房,各忙各的了.弟弟还没结婚.年轻人嘛当然会出去玩的.爸妈呢,农村出来的,叫他们也晚上都不愿意出去玩.所以算起来也是很孤单的,而且过年的大日子都是人家的家庭大团圆的日子,又不好意思串门..表面开开心心应个节吧,但内心还是空空的.孤单着刷着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