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只活这一辈子。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是活在他人的评价里,活不出自我。而评价 往往是带有主观性的。当然了,这种能力并不是说让你放弃自己承担的责任、随心所欲。而是在自我的原则和底线之上,无视对自己无用的评价。随波逐流、近墨者黑的根源就在于容易被他人所干扰。介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本身就是内心弱小的一个表现。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一切与自身发展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和言论就应该被忽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历史上能够成大事者,莫不都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人笑尔书生气。”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所有囚犯的囚禁条件是一样。但安迪逃了出来,而且命运与众不同,原因在于他的认知。他知道,即便拿一个小小的钉锤,总有一天会把几米厚的墙壁凿穿。他知道,希望是危险的。但是没有希望的人生是不值得的。不但善于利用认知的力量,他们还知道努力很重要。“高强度的工作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这是巴菲特说的。这老先生,86岁依然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席,他把赚钱当成了游戏。
自信的人吧,自信是对我们自己完全的肯定和接纳,但是自信不是自负,因为我们有对自己清醒认知的能力就不会愚昧的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自信的能力会帮助我们愉快的生活下去找到真正的自我并坚定的做自己。它使我们活得与众不同并激发我们的潜力,在自己的领域里独揽风骚,甚至会更加坚定我们自己清醒认知的三观,深刻体会我们领悟到的真理。
我觉得首先得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一个只存在一次的人,只有一次生存机会的人;能经历希望、失望、担心和恐惧的人;渴望爱情和受到虚无和孤独威胁着的人。所以我们所做任何事,都不应作为手段,因为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经历想经历的,成为想成为的,顺便创造一些世上所没有的。这才是人生的目的。这份觉察,才是人最重要的能力吧。
能力”在主流价值观下,主要应是指一个人在处理事物的实力几何。也就是成事度多大。
个人认为能力大与否,看其知行力如何。能者力也,是故”知和行”都能达至顶尖者,谓之能者(社会小能者居多)。而能之极者,谓之圣。古今大能者,莫不经如此。然其中苦甜之修炼过程艰难矣,故大天才(大能者)终少耳。
可以越过大脑直接与自己“心”沟通,作为控制风险的大脑,不见得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决策组织。能够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才能使得自己最快乐?这才是重要的。最终,取决你能不能活的潇洒,取决于你自己,不取决于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