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后你会嘴角上扬与这个世界和解。太多歌词在描述巨婴般的感情,我们早已忘记了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事实上,人必须是这个世界上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然后两个独立个体因为吸引走在一起的爱,是温暖笃定而又给人力量的。朴树:总算是流干了眼泪,总算习惯了残忍。太阳每天都照常升起,在烂醉的清晨。像早年的天真梦想,被时光损毁,再没什么能让我下跪,我们笑着灰飞烟灭。人如鸿毛,命若野草。无可救药,卑贱又骄傲。无所期待,无可乞讨。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
说到苏打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小情歌》,然后再是吴青峰的声音。但我重点想谈谈,他的作词,他是整个华语乐坛里我个人最喜欢的词作者。他写的有些歌词非常有文学嚼劲,不仅押韵,还充满意味,让人回味无穷。如《他夏了夏天》中的副歌部分:他从不担心自己被世界折磨,甜蜜的负荷是他最大依托,疲累在他的身上化成了笑容,步伐的节奏开始不那么沉重,轻轻旋转着夏天地面闷热的晚风。比起情歌,我非常喜欢他描写孤独、个人心境的一些歌词,不一定多么朗朗上口,但是唱完后会很深刻的感受到一种孤独、寂寞与释然。
我认为是每个人所听所见一样,但是浮现在每个人眼前的画面和意象全然不同。在这全然不同间,是我们各自的经历与人生。听着《如何》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面朝着洒满夕阳余晖的大海,海浪还残存着夕阳的温度,拍打在脚踝上的海水并不冰冷,反而带着些许余温。在远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全是金黄色的,一片温和。”你要如何原谅彼时此时的愚蠢,要如何原谅奋力过但无声。在苦心之后,看潮汐的永恒。岁月在这儿温凉如丝却也能灼身,青春是远方流动的河。”-《如何》
冠以“倾城”之名,其实写的是一个女人的失恋罢了,但听过之后发现,其气势和波澜完全对得起“倾城”二字。到这一档次的词,整体感已经很强,单拎出一两句完全说明不了问题,甚至不如前面的“金句”漂亮。但“全城为我,花光狠劲,浮华盛世作分手布景”这句,真是wyman的神来之笔。
好的歌词应该是首诗吧,徘徊在神性与人性间的诗。让人有某种宗教圣启的仪式感。这首歌张悬说是唯一写给自己的一首歌。能想到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段自然与艺术的话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便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火熄了,我也准备走了。
许嵩在押韵这一块功底很深,基本上每首歌都有其押韵的特点。如《庐州月》这首歌,结合旋律特点,句句都是ang韵,听完后真的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歌词: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