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教养’,教养这只是俩字,却能把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象加了标签一样给规范了起来。你说出的话不粗鲁,不带脏字;走起路来不左顾右盼,抓头挠耳;坐下去不能跷起二郎腿;女人有女人的姿势,男人有男人的形象;站起身要温文而雅把座位放好摆正;见了生人长辈要有礼貌,碰到熟人要先打招呼后叙家常;对小孩要亲切和蔼;对老人要谦逊恭敬……太多太多的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教养。教养是本身自带的一种素养,拥有了它,你就会自带光环,你的人生就会不俗!你走到哪里它能为你开道,与你让行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个人认为,修养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从言行举止开始,各种细节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从生活习惯这方面,到工作这方面,等等,都可以体现,比如说生活习惯,吃饭时候吃的太快,或者说比较急,这些都是从小养成的,也不能一次性否认就是修养不好的,毕竟大家都是有缺点,不可能每件事都做的完美,人总会有失误的时候,所以说一两次不能否认人的修养!然后就是工作上和领导一起,或者说怎么样比较忙之类的,都会忘记一些事情所以说各个方面都有可能!
中国是礼仪之梆,五千年的文化阐述了详细的内容,从衣食住行到说话办事等,无不有一套详尽的规范,虽然现在人们大多都忘记了……比如不揭别人的短处。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 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等等太多了!
有教养的人从不会表现的很有目的性,他们的行动准则都是靠内在力量来驱动,适合就做,不适合就不做,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有教养的人不会轻易贬低身边的人更不会去炫耀,因为生活的本质从不是试图去战胜、击垮他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不会因为你对了就心生嫉妒,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正确就否定一切,而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价值取向,荣辱不惊。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虽然都是小事——地铁上,一位妈妈抱着睡觉的孩子 ,年轻的妈妈怕孩子的鞋弄脏旁边人的衣服,就一直用手捧着鞋子,直到地铁到站;过斑马线,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绿灯就要变成红灯,老人才走到路的中间,等待行车的小伙子走下车子,来到老人身边,俯下身背起老人,把老人送到人行道上。
我们宿舍的女孩子们啊,从来不把从外面打粉时套的袋子扔进装饭的桶里,因为那样的话,弄饭的叔叔要用手一个个的把里面的垃圾捡起来,再继续他的工作,叔叔一天的工作量已经很辛苦了最后还要手去捡垃圾,那群女孩子们啊用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去温暖着叔叔,而不是看不起叔叔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