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出门,遇到在捡垃圾的大妈,我问她,纸收吗,有点远,她很紧张的说,收的收的,远没关系。我说,你给我留个电话吧,她说她不懂用电话,告诉她地址就可以。她骑着三轮来了,50多斤的纸她自己搬下了9楼。什么叫努力,这个大妈努不努力?可是她的生活还是很辛苦啊。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有大环境国情,有出生家庭,有个人性格,有健康因素,有婚姻选择,有个人机遇,太多了。底层姑娘的婚姻选择至关重要,所以嫁个好人是没错的,而如果姑娘嫁过去努力维系家庭,养儿育女,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努力。看一个人不要单一维度,也不要贴标签,如果能够合理合法的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不能选择。
人活在世上,有失不一定有得,有得却必定有失。爱奋斗的人,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汗水获得的一些成功。不爱努力的人,没得到多少成功,但至少不需要为努力了却一无所获而后悔。努力的性价比高不高呢?要看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读书考试天赋过人,屡战屡胜,自然喜欢继续读书考试。有的人就是不擅长读书考试,屡战屡败,那就不得不接受现实,否则搞不好要发疯的。你觉得你的成功率很高,所以你要去赌一把。她觉得她的成功率太低,不去赌才是正确选择。有的人觉得花费时间精力汗水去获得成功是划算的,有的人认为省下时间精力汗水去享受生活是划算的。
不是文化越低越寄希望于嫁人,而是文化程度越低,她的选择越少。白富美可以选择出国留学、可以创业、可以独身主义,也可以玩累了再找个老实人嫁掉,选择都在自己手里,而底层女孩,初中读完就要为了弟弟的学费跟老婆本出外打工,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厂里,基本工资太低赚钱全靠加班,每天都要高强度工作超过12小时以上。 再加上充斥着厂区刺鼻的化学品的味道,临到下班就已经头晕目眩到连张嘴的力气的都没有了。对于白富美而言,家族是对她永远敞开的港湾,是温暖而强力的守护,但对于底层女性来说,家族却是需要她一肩扛起的重负。
现如今之所以许多女性会有这种依靠婚姻实现阶层跨越的想法,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镜像化的平民时代。我之所以用镜像化这个词,意思是说这种平民时代实际上是以大众传媒为工具透射出来的看似平等的假象。如今大众传媒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资本大亨,商业巨头,明星显贵,乃至政客学者的生活都一一的展示了出来,在一种虚拟的层次里拉近了大众与成功人物的距离。因此给所有都营造出一种虚拟的满足感。
古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不变真理,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提出这些问题不觉得可笑吗?
文化程度低的女孩就应该被否定一切吗?要知道结婚不是扶贫!
女孩们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还是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否则就会被时代out,被婚姻桎梏,这样的婚姻会幸福吗?
其实不只是文化程度低的,文化程度高的也一样,不过双方的策略不同,战术不同,也就决定了收益不同。至于例子中的女孩,文化程度低还不自己努力。她错就错在对于婚姻的本质没有理解。只看到了大众传媒上宣传的小概率事件,却忘记了大部分人最后都要嫁给一个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