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赋予“活着”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福贵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的至亲在他的身边一个个远去,而这些远去的人,以有庆最为虐心,福贵埋了有庆在坟边跳花鼓灯的时候,回到家里摸黑睡觉的时候,他的心应该是碎的;福贵又是一个幸运的人,他能够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苟且的活了下来,不管怎样,每天呼吸着自由的空气,看着日出日落,相比那些他身边死去的人,他又是何其幸运!
《活着》这部小说是让人沉痛的,活着何其不易;又让人释怀,活着就好!
人生本就是苦多乐少,可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坚强的活着,因为我热爱这个世界!自强不息的人生才有乐趣,我既了解生活的痛苦,但我仍享受生活的一切,包括丑恶的人心和充满灾难的世界。
福贵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激荡与坎坷后,可谓惨烈压抑的一生,但在活着的最后,他回归的却是自在幸福与安宁,我想,由激烈回归平静这也许也是余华心中对活着的看法。
死亡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为了体现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消极一面,相反的,正因为"死亡"意义的突出,所以更宣示着生命的可贵。
活着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昭示着中国人民传统的对生命渴求的欲望,是代表个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对苦难的一种态度与力量支持。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生一世,草木一生,顺其自然的活着,不悔过去,不忧将来,活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