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在平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沉积,要想改掉一个坏习惯也需耐心,恒心和决心,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改掉的,它也需要时间的积累。生活中拖延的坏习惯,干什么事情总是往后拖,不能立即执行,办事拖拖拉拉,稀里糊涂,不讲诚信,这种拖延的坏习惯对自已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对自已的形象有所受损。要想改掉这种坏习惯,必须自已要有决心,制定一些规则并加以执行,不能自已给自已放宽规矩,要想改掉也没有那么的难,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关键还是在个人是否对自己负责任。
要事第一。排序有时候产生的是质的变化。什么事先做,什么事后做,产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一天当中要先把重要的事情率先排上日程,优先解决。比如,一天当中同时面临写文章和逛公园两项活动,显然,写文章优先,逛公园就能顺理成章完成,否则,很可能因逛公园意犹未尽而不由地延迟了写文章的时间,甚至可能推到明天再写,人为地给拖延创造了条件。
施加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时在左顾右盼,迟迟不愿动手的时候,有必要多想一下,因拖延而导致事情没有完成带来的后果。比如,原定本周需要写完的稿子,如果没能按时写完,后果可能会是错过了发稿的时效期,失去了编辑的信任,再上稿就难了。
不找借口。一次行动胜过一千个理由。当需要个人着手要做的事情时,要想的是我该如何完成,而不是我什么时间能完成,接下来,就是积极主动去想办法落实,落实,再落实!而不是坐、等、靠,将时间浪费在磨洋工上。
养成习惯。有句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克服拖延的好方式就是养成与之相对的习惯。比如,早上有赖床的习惯,那么就可以设置定点起床的闹铃,到时间就起,坚持下来,拖延就会慢慢地被克服。
保持专注。专注来源于专心。当想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给他一部智能手机就够了。所以,当自己确定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其他无关的东西都要尽可能远离,从而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工作高效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