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热恋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愿意付出很多。而一旦严肃的关系被确认下来,我们会懈怠、不再花心思去经营,从这时起,人们会去想自己为关系付出了多少,对方又付出了多少。经济学中的“盈余经济”也可以被用来解释亲密关系的过渡期:在亲密关系一开始,彼此的付出都很多,获得的奖赏是有盈余(即感受到足够多的满足感)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不会那么计较回报。而当彼此的努力下降,付出变少的时候,两个人都会感受到满足感的降低,出现一些不满足的部分,此时我们才开始计较回报。
基因、年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都会导致伴侣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可能是性格上的,比如一个人喜欢主动表达,另一个人喜欢被动接受;可能是生活习惯上的,比如一个不爱收拾屋子,一个却是洁癖;还有可能是爱好和价值观上的,比如一个喜欢读书,另一个爱打游戏;一个支持女权,另一个有点大男子主义……当这些差异凸显出来时,就可能会引发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此时,对方身上的一些部分是否可以容忍,便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关系的一开始,你们就应该沟通对彼此的期待。开诚布公地讨论你们的优点和缺点、在各方面的差异、感到对关系具有威胁的部分,也可以讨论彼此的付出和收益,设定一些规则。开始时讨论得越多,之后的误解和隐患就会越少。同时,在你们的沟通过程里,一定要注重确认、复述、检验,避免错误认知的发生。确保你所认为的Ta是真正的Ta,你所传达出的意思被对方很好地接收到。
我和女朋友吵架越吵感情越好。我的理解是,如果吵架的目的是争个谁对谁错,即使你赢了,你也输了;如果是在吵架的过程中确定对方对你的感情,是否在乎彼此,那你最后知道了确定了,哪怕吵得再凶也不会伤感情,反而更加了解对方。人都是很难相处在一起的,但有时候一个打动你的细节就可以让你一往无前,别放弃对方,别放弃自己。
很多人在谈恋爱的时候都搞错了谈恋爱的方式。所以才会导致感情越来越淡,为什么?很多人的恋爱谈的是感情,但实际上,真正能“成功”的恋爱谈的不是感情,而是“生活”,怎么说呢,感情这种东西,迟早会谈淡。这一点上借助一句名言来聊聊。“没有永恒的情侣,也没有永恒的爱情,只有永恒的生活。”
过渡期阶段,我们不再美化对方:在刚刚陷入热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对方什么都好,但在过渡期,你可能会颠覆自己曾经的观点。不但过去觉得美好的部分会变得“不过如此”,甚至还会出现对对方缺点的“放大镜效应”,会下意识放大这些对自己和关系的影响,从而感到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