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自尊心在作祟。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即便是掩饰自己的不自信,可是在内心深处仍会流露着自卑,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当一个靠着和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的比较而产生优越感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的话,这种自信是极其脆弱的。当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此,当我们生怕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的时候,其实是内心深处的自卑在作怪,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到自信,而不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建立自信。
这世上,你得不到的东西远远比你得到的多,如果有这种心里,想着自己得不到别人也不要想得到,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阻止别人得到,也许你会成功几次,但最终,你必然会承担你承担不起的后果。想得到的东西,无论是什么,要靠自己的努力,自认为努力了,尽心尽力了,但没有成绩,那不妨考虑放弃。活着,必须学会果断的取舍,不贪婪,不奢望,不设定遥不可及的目标,更不要没有原则没有克制的去嫉妒别人,这样活着,自己才能快乐!
比如说你看见一些名人成功的事例,你没有太大的感触和不平衡感,而当你听说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某个比较熟悉的人混的很好,而你自己则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就会觉得难过嫉妒,甚至希望对方一下子失败。因为我们和那些比较熟悉、曾经看起来有差不多经历、背景的人比较时,会认为对方本来和自己差不多的,因此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会产生很强的心理落差感,进而引发嫉妒、闷闷不乐等消极情绪。
对于其他的东西得不到想要毁掉的心理也是一样的,有一句话叫做“珍物不藏余处,自在天地之间”,真正的喜欢不是占有,而是希望它完好的存在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起来,就像天地容纳万物一样去容纳我们的所爱和所恨,让万事万物自由地存在和生长吧!希望你能够从这种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以宽容的爱来对待所爱之人、所爱之物、所爱之事,这才是真爱、大爱!
可能是从小受到的关注太多了,或者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凡事喜欢做到最好,所以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好。这样的心理疏导的好,是一个挺好的优点的。如果是孩子这样,建议平时不要老师去夸奖她,夸奖多了孩子会有负担,会让自己每次都做到最好,觉得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如果是成人这样,那就建议最好去参加心灵方面课程的培训。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有,对于这种人我们要做到的是,敬而远之!心里变态就莫过于这种人,自己过的不好,也不让别人好过的,这种人不会有好的发展,在我看来是自己的没有人能抢走。要有“得之我幸,失之吾命”的心态,更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