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里来看,唐僧是喜欢女儿国国王的。因为他们太般配了,从容貌、地位和彼此的感觉上来讲,没有比他们两个更般配的一对儿了。但是,唐僧注定要西去取经,这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他生而为人最大的意义。女儿国国王注定要守寡,毕竟他们已经有了婚姻。当她喊出:“御弟哥哥!”她那顾目流盼的眼神和润湿眼眶的姿态让人心碎!唐僧马上回眸,继而策马远去的背影让人唏嘘不已!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人生。唐僧选择了普济苍生的大爱而牺牲了自己的儿女情长,这是最令人感动的!
个人认为,喜欢,至少在西游记中,唐僧重来就不是一直特别坚定的人,不是什么得道高僧。而且正值壮年,对于男女之事可不是没有想法。这个在四圣式禅心那段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唐僧如果不是因为从小就当了和尚,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风流才子之类的,对于女性,很博爱的。而在女儿国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唐僧离开的那段。唐僧在告别国王的时候,是做的拱手礼。而那个时候僧人正常行礼都是和手礼。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个时间短,唐僧是以一个男性的身份面对国王,而不是和尚。
我觉得不喜欢,西梁女国这一难,唐僧并未对女王动情。西天取经的五人组,实为一人。唐僧为身,悟空为心。原文中自太师、驿丞官提亲开始,那一大段师徒对话(原文太长不贴了),孙悟空始终在主导事情的发展。定下来这假意应承之计,骗得通关牒文,定身法定住这一国之人,转身西去,并无一丝迟疑,走的决绝。心若不乱,其行也正。
唐僧有没有喜欢过女儿国国王,我的回答是:严格意义上,没有。但是,女儿国,是唐僧壮丽人生所经历的所有体验中,最接近“喜欢”的那一次。在原著中,作者的警觉和克制,让这种接近显得隐秘而内敛。在电视剧中,导演的艺术感觉、演员的具体境遇、观众的情感偏好,让这种接近显得直接而外露。山高水远,程途艰难你可知道,躲过这一劫,错过的便是一生。
我认为是喜欢的。看原著的时候,唐僧没有拒绝女儿国国王在通关文牒上注三个徒弟的名字。三个徒弟本来可有可无,但是“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想那通关文牒,多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让别人随便乱动。且以后到哪里都要用到通关文牒的,每每打开就可以看到女王的墨迹,是睹物思人了。
肯定喜欢。我认为唐僧取经的过程是一个从人修炼的过程,是一个摒除七情六欲的过程,如果唐僧不喜欢女儿国王,拒绝她的时候不是在和本我做斗争,那他们在女儿国的遭遇就算不上一难,那设计这个故事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只是个人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