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22岁的时候,是个混混,学了一点ps,在一个广告公司打工,一个月能有5.6k块钱,身边一群狐朋狗友,能花半个月,然后后半月就回家蹭饭。然后他遇到了他的真爱。小姐姐很好看,也没什么正式工作,家里自然不同意。但我哥就是爱到了骨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哥哥这个样子,他租了房子,喊我去帮忙收拾,小姐姐卫生期,他让我去给小姐姐打热水,我哥给她洗衣服,给她做饭做菜。小姐姐过生日,他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手机,包场,庆祝了一整夜。我心里酸酸的,但我觉得他们真的很相爱。后来还是分开了,两个没有正式工作的年轻人,两家都不同意。他们分开以后,我还偶遇过一次小姐姐,他请我吃饭,一边吃一边哭,说我哥不接他电话,我哥呢,那阵子消沉的厉害,我问他,他说,爱情和生活终究不是一回事。
凑合有时候真的也是一种缘分啊。全世界茫茫多的男男女女,为什么我要选她和我凑合,为什么一凑合就是八年。人生有几个八年,如果只是凑合,怕两个人不会走到今天。至于真爱,那不是一个具体的瞬间。其实,真爱就好似糖,生活就好似水。一勺糖倒在水中,你看不见糖在哪里。看上去,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还有点索然无味。但是,当喝了一口,就会知道,原来这杯白水,是甜的。感谢和我凑合过日子的那个女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再凑合半个世纪。
现在的我,其实也弄不清喜欢,爱,恋爱,朋友中间的界限和关系是什么,也依旧是一个贼被动很迷茫的人,但现在我有一个可以分享出来的想法,就是:在恋爱中,一定是要有主观爱的存在的,感动和凑合,合适和差不多,这种词会给你在日后的关系中挖坑,让你断也断不掉,长也长不了,最后受伤的,还是你们两个人。
拥有一段美好的感情固然是令人羡慕的。当“有一个伴侣”被塑造为幸福而快乐的象征的时候,我们也不自觉的会想要去追求那样的一种生活。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知道,是否需要一个伴侣应当是自己的选择。因为,幸福并非是爱情带给我们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你的幸福并不需要和他人一模一样,也不需要他人来定义。
由于年纪越来越大,就觉得越是热烈的感情走得越快,总觉感情是有总量的,像根白色的蜡烛,烧得太快,一会儿就灭了,可能就要去点别人的蜡烛。还不如慢慢地烧,安心地过,火焰不大,但是足够温暖了。在我看来真爱真的很难得,凑活过日子才是标配。
只是少年时一定要一个答案,爱啊,不爱啊,喜欢啊,不喜欢啊。年纪大了就知道这事是想不明白的,你认为是真爱,可能只是你十八岁时认为的,等到你二十来岁了,又觉得这是在“凑合过日子”了。等到你觉得“凑合着过日子”,或许这就是真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