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关闭了朋友圈入口。自己还是可以发,但是评论点赞都没有提示了。其实没什么差别,本来我发的东西也没什么人点赞评论。我也不是很在乎赞不赞的那种随手而为的事。但是决定关掉入口,是因为我发现了点赞是社交手段之一!领导发的随便什么,都很多人赞,甚至硬刷几句夸奖心得或其他。核心岗位同事发的东西,领导也会点赞,同事也会点赞。像我这种性格小众底层员工,不受欢迎不需要交集,发什么都没什么回应的。所以我关了朋友圈,但不是逃避。是我不想也不需要看大家秀人际关系,反正我想发想晒想转都可以操作,我还是我,微信还是微信,毫无影响。其实,像我这样朋友少的,微信也很少用。没什么人需要找你聊工作。没什么朋友会约你吃吃饭。远不如淘宝,知乎,微博,对我的粘度大。是我有问题?随便吧,你人际关系好就好,我还是更喜欢自己一些。
没有屏蔽任何人,所以不会发朋友圈。朋友圈里的熟人社交让我惶恐,不想把自己完全暴露在他人面前,也不希望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虚假的形象,那样既不真诚,也没有安全感。但我会经常打开朋友圈看看别人的状态,在下面点赞或是评论,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都生活得有声有色,我就会觉得开心。喜欢发微博和LOFTER,LOFTER是日记本一般的存在,情话痴话和负能量全部写在那里,刚好也没人关注我,这样就不会把不好的情绪传染给别人了,没有负罪感。微博呢,就是追星日常和生活日常,因为微博上的人都不是很熟,而且微博消息实在太过纷杂,所以每一条微博都不用担心被人记住,万一记住了也会轻易忘记。这样最好了,就像是独自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认识任何一个人,却觉得每一个人都面目和善,迎面而来又擦肩而过。
我是那种需要认同感的人,以前发朋友圈就是发我自己觉得有分享意义的东西,但是没什么人点赞,我又看不出阅读量什么的,其实就会觉得有一点失望,还会觉得自己的动态好像打扰到了别人,久而久之,就慢慢的不想发了。但对于有一些平台,没有和生活中的亲朋好友互相关注,我就会随意很多,一般用来发泄心情和记录日常,发的都是特别琐碎无聊没有筛选过的东西,这样的话有没有人关注有没有人点赞评论我反而无所谓了,相比之下那样的我可能更真实。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你引以为豪的成就在别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伤心别人也并不能代替你承受。不管好坏,不管给多少人看,不管发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最多不过是一段小插曲。我的日子最终还是要我自己过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更何况,我过得并不好。
意识到绝大部分所谓的朋友圈里的“朋友” 并不会在乎你的喜怒哀乐。无论是想与这个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悦,还是想让人关心一下自己的悲伤,最后等来的只是无人问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越来越明白与其虚拟现实中倾注时间努力在朋友圈想展示给其他人的自己,不如在现实生活里多看几本书,多去健身,多花些时间在提高品味上,而非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费力在网络里扮演角色。
如果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发或很少发朋友圈了,那多半是搞对象去了。有人陪着多好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随时告诉他,分享给他,还用得着发朋友圈吗。比起和他在一起,被人点赞和关注的快乐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有没地方分享的人,才会抓住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就情不自禁的想分享给全世界。嗨!你们快看,这多有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