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这种东西怎么会拿来比较。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学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叫《我的五样》。说老师让他们在纸上写下生命里最重要的五样东西、事情、人等一切,然后一个一个地划掉,看你最后留下的是什么。这样的心理测试题很多,无非是想用来测探一下你内心深处究竟什么才是最最最重要的。可人活一辈子,有几个人需要走到哪种绝境,必须只能留下一样的?又不是鱼与熊掌,为什么不可兼得?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有什么重要不重要的?有些人家里很多经历过很多事情,所以对他来说,父母很重要,最重要;有些人家庭美满,可爱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他,他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了,找到了最爱的人,对他来说,也许亲情平平淡淡,爱情更难能可贵。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也许看重的更不同。但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舍不得放下,都很重要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这两样东西拿出来比较,好像必须得割舍掉一个似的。
个人认为,父母和我们唯一的关联就是养育之恩与血缘关系。他们爱的是他们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本人。任何人做他们的孩子,他们都会很爱,并且细心养育,那个孩子是不是我,并不重要。 所以这种感情未必是感情,更像一种血缘或者认为有血缘而维系起来的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却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既然已经是他们的孩子了,亲情就不可割舍。而爱情中,爱人,爱的是我本人。但是很多人不相信这样的关系存在,他们宁愿认为爱人可以换的,父母是换不了的,所以父母更重要。这种问题,众说纷纭,每个人在乎的点不一样,答案当然不一样。我个人最在意的,就是我个人的价值。我可不希望我跟你有血缘关系你就养育我,跟你无关你就不爱我,这样的关系再牢固,我也只会悲观地想,你们不爱我,你们只爱作为你们孩子的这个身份而已。
对不同的人,意义不一样。于我而言,亲情比爱情重要。如果我残了、废了,不会放弃我的,永远是父母。父母不介意你胖或者丑,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我们很少打电话,但是如果你出事了,出现在你身边的第一个人一定是父母。亲情的保质期是永久,因为我们血脉相连。而爱情太短暂,不一定那么美好,或许你一直付出,却一直被辜负。而父母永远是那个付出的人。
婚姻是面向未来,亲情属于过去。父母虽好,不能陪伴你一辈子,但是你的配偶有较大可能陪你到老年。不仅仅如此,只有婚姻,才能比较好的养育下一代,带给你面向未来的亲情(即你和你儿女的亲情)。爱情不等于婚姻,但你至少要打着爱情的旗号才有机会获得婚姻。亲情绵远悠长,平时表现不浓烈;爱情则浓烈得多,但是未必绵远悠长。
某种程度(统计意义)上说,亲情更重要,因为爱情更难把握,而且持续时间更短。多数人可以对爱情失去信心,但不能对亲情失去信心,否则将会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在二者发生碰撞冲突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要亲情而非爱情。当然,也恰恰因为爱情难得,所以才经常被艺术作品讴歌。当然具体到个人,部分人会觉得爱情更重要。
加菲猫告诉我们: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猪肉卷是永恒的。比猪肉卷更重要的是家人,而乔恩和欧迪都是加菲猫不可或缺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