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四年没回家过年了。自从进入了制造企业,每年过年时都要分三批回家,一批能在家过年,另外两批只能在年后。小时候过年时看春晚,电视直播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员工人,觉的那些工人好傻,干啥过年不回家,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不想回家,是他么不让回,关键电视节目还把这歌颂成敬业奉献的美德,我也是无言以对....说说不能在家过年的体验吧,科室一般除夕都会安排聚餐,一个班组的人一起聚聚,乐呵乐呵。然后食堂在过年这几天会做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再赠个饮料啥的,会比平时会好一些。个人体验就是,这种重要的节日,人会觉得有点孤独,尤其是单身的人,尤其是单身还有故事的人。工作的地方在工业园区,春节时基本不会听到放炮声,唯一的区别就是到处都比平时人少,会有一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感觉。唯一欣慰的是,过年工资是三倍。现在过年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期待着穿新衣服穿新鞋,随着收入的增高,人快乐的阈值也越来越高,回家过年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后来干脆主动申请过年不回家,还能多赚点钱。越来越发现赚钱的重要性,尤其是发现大学同学都开上了奥迪Q5,凯迪拉克XT5,尽力不被他们落下太远,不然以后聚会都尴尬。
第一次过年不回家是13年,那年我在新兵连,战友陪我过得年。三十晚上我就哭了,活了二十几年第一回体验到回不了家,独自在外举目无亲的感觉,一想到父母在家无人照料,悲伤更甚。没经历过就不会感同身受,15年考上军校终于有了寒假可以回家过年,那年家里包饺子、打扫卫生、放鞭炮、贴福字我都干。之前什么都不干的我,并不是因为去了部队这些就都学会了,而是只有离开他们后你才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终于,军校还是要毕业的,我也回到了部队,成了一名真正的消防干部。估计在部队的这几年再也不会回家过年了吧,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孝敬父母,陪陪家人。过年不回家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吧,不是第一次那么强烈了,时间久了就和每年都回家过年的人感觉一样,渐渐习惯了。在部队跟战友兄弟们一起,也是一大家子。外面的危险交给我们,家里的幸福留给你们。我代表不了消防、公安、部队,我就代表我自己,希望所有人都平安幸福。
在欧洲读博,今年第一年没有回家过年,年二十九跟妈妈聊天,妈妈和爸爸在准备鸡鸭鱼肉,想着以前在家的时候是我陪在他们身边,我笑着问妈妈想我吗,妈妈说不想,你爸说想也不能说想 要不然更想。我突然意识到气氛不对,果然妈妈哭了,特别想念我,就匆忙结束对话了。第二天年三十跟妈妈视频,妈妈又哭了,爸爸也是红着眼睛强颜欢笑,还跟奶奶说了会话。年夜饭是三家人一起去酒店吃的,视频看了下家人。总之,在外求学不易,努力学习知识,早日学成回国,不仅为报效祖国,也为孝敬父母。答应妈妈回国以后每年过年都要一起,妈妈哭着说必须的。
我不知道过年不能回家是什么感觉,只知道我老婆在急诊,今天夜班,一大家人在等她回家吃饭,可能要过12点,新年之后。刚才查了下,国内300多万护士,三班的话,有100万以上我们这种家庭在等着团聚过年,或者吃完她回家一个人吃,算的可能不对,只是想表达这样的人有很多。另外,还有100万要在新年之前跨出家门去接班。这只是护士,还有医生。回答里医护人员很多,这些人背后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家庭。说这些,只是你为了自己家人在医院着急上火的同时,尽量能想一下,对方也只是个普通人。
每年过年都会回老家过年。我老家哈尔滨。现在坐标上海。今年不能回去了。我的感受就是昨晚蒙在被子里哭了很久。我从小在我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和我爸妈真的不算很亲近orz见不到爷爷奶奶和家里的亲戚,好几天都没精神,更没有心思过年。往年我都很期待每年的这几天,可以走亲访友。今年我真的只想躺在床上睡觉,什么贴春联啊挂灯笼啊,我觉得毫无意义。哈尔滨终究还是我的故乡,和我唯一的家。
在美国第七年,陆陆续续回国几次,都是暑假期间。每次都盼着春节能在周末,这样才有时间在家里贴贴春联,包包饺子。过年对我来说随着年龄和海外环境,已经变了好多。盼着春晚和国内家人朋友们能统一时间抢红包,今年也凑热闹凑了五福分了马云的几块钱,但春节的那种期待已经和七年前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听到春晚的难忘今宵还是能想起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春晚的场景。想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