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不恋家,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没有想太多,便来到了异乡。有些憧憬也有些懦弱,离开了熟悉的人,没有办法再吃一碗南昌拌粉一碗瓦罐汤,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城市,感觉自己无法真正融入,能做的只是胆战地去接纳新的事物,友好一些。寝室的人都很不错,相处也很好。参加的组织每天训练,却也是我最留恋的地方,让我在忙忙碌碌中习惯了大学的节奏和学习的热情。享受一个人在银杏树下的低吟和休息,慢慢的生活与高中大相径庭。千里寻梦家何在,此心安处是吾乡。 虽然还是会想念,不过路还是得向前。
从南到北,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距离,来到了我高考前向往的北方,拖着行旅箱,拿着一张机票,开启了我的远方求学之旅。来到远方,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见到从未见到的雾霾,吃着不习惯的食物,也许需要一个适应。每次迷茫思乡时,回想自己当时抱着满怀壮志,男儿志在四方的心态选择来北方读书,一切就都好起来了。我对自己说,也许这就是我需要去面对的,命运安排我来到这,我将在这有所成长,有所收获,自己选择的路,要勇敢坚强的走下去。 愿自己在大学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从近千里外的湖南岳阳来到经贸已经半年了。半年时间里,陌生的经贸渐渐有了清晰的模样,起初茫然且不知所措的我在经贸也能够“行动自如”了。这里没有妈妈做的清炒豆角,但是有妈妈从没做过的糖醋里脊;这里没有家里的电炉子,但是有同样温暖的暖气;这里没有爸爸的越野车可坐,但是有我自己的“小宝马”;这里没有我最熟悉的至亲至爱,但是我有新认识的一大帮可爱而真诚的朋友。 也许上辈子和经贸的缘分未尽,所以今生和经贸相遇。感谢这般相遇,离家近千里也值当。
在外地上大学,既有对未知的向往,也有在生活上的困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美好的大概还是那些初识的日子,对这个城市不全然了解而又极度渴望了解的时光。初来乍到的我仍旧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节奏,困惑和迷惘也随之而来:饮食习惯的不同,空气质量的不同,消费水平的不同……而我需要慢慢适应。在外地求学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在这项挑战中我学会了独立生活,我很珍惜这段在外地上大学的经历。
想家吧。由于十八年未曾离开家离开父母,一直在家附近读小学初中高中。突然,考上大学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刚开始天天想家想爸妈。后来才慢慢适应。
考了那么多的试,没想到是为了离开家,从此故乡没有春和秋,只剩下,匆匆来去冬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