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一种失落感,个人认为还是一种孤独感。为什么这么说呢?书和影视作品描述的是一个世界,既然是世界,往往就会有很多的人物,有人,就会有江湖,就会有故事,彼此之间会有大量的联系,这些联系或爱或恨,或恩或仇,波澜壮阔色彩斑斓。而本身生活并不多姿多彩的我们,往往就会沉浸在这些书籍和影视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之中,去把自己的视角和故事中的人物视角相互建立联系,去跟随故事中的人去冒险,去体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然而,我们终究不是那个世界的人,当故事结束,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便会戛然而止,无论是你讨厌的人物,你喜爱的人物,你厌烦的人物,你敬佩的人物,所有人都和你刹那间截断了所有的联系。
那种感觉好像一段旅程结束了,你拖着行李背对房间关上门的一瞬间。像离别时刻的最后一个拥抱,在这一刻之前,我们从不觉得结局距离我们那么近。只有意识到,这就是句点了,这一祯跳过,一页翻过。故事真的完结了,才恍然怅失。我们的思绪还困在故事里,而现实已经从周围涌了上来,故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她给我们熟悉感,骗我们一起唾手可得。但又省略了真实生活中我们要实实在在面对的繁琐,丑陋,寻常,故事真是美好啊,她可以随意结束在人们希望她结束的时刻,而人生却是不由人分说的,快乐和痛快的轮回,中间做介质的是无聊,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算结束。
因为那里有另一个世界吧。会沉浸在别人的生活里,用他们的眼睛去见证那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陪他们一起经历,感受他们所感受的。然后依赖起这一切。看一本书的一段时间,常常会想起书里的场景,画面真切得让我分不清是看了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可是故事还是结束了。所有的事物都在稀稀疏疏地散场,就像意识到“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时一样失落。
就像看电视剧之后。电视剧里演的都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那只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看完一本小说一样,小说里讲的都比较美好,或者即使坎坷的人生,后面也有收获。二,对我们自己的人生几乎都是无法预料的,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想之后的事情就会比较的空虚失落。
会失落会不舍,因为足够热爱,当徐凤国和邵颖彻底修好老戏台的时候好像知道他们后续的发展,当申晙暎死后我希望鲁乙能够开心的活下去。当桐原亮司死掉的那一刹那我好心疼他。我也在好奇着琼恩.雪诺到底能否登上铁王座...
另一个人在另一个世界的旅程随着我合上书本/看完字幕后,在我的面前戛然而止。就像是突然只剩一人在《摆渡人》中的终点的荒原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然后不得不抖擞精神,前往下一个世界,遇见下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