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身经历,这几十年来,我不管是跟自己父母还是婆家父母,我们一直相处得非常愉快。记得在娘家的时候,我是单位里出了名的乖乖女。我从小很听妈妈的话,即使偶尔想反对妈妈的话,我也不会在她生气的时候说出来,就连青春叛逆期我也不会跟妈妈顶嘴,我知道她说什么都是为我好,即使她的想法和做法我当时认为不对,但我知道她的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想让我以后生活得更好。只是文化的差异和所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就不一样而已。我一直跟父母沟通的原则是:语急伤人,话冷了说得。
我真的觉得所谓的代沟都是子女懒造成的(不排除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代沟),就拿我来说,一开始,我妈妈该不会用智能手机时,她就很不理解我们一天到晚对着手机讲话,看着手机笑是怎么回事,就会不理解,直到我教会了她用智能手机后,一切都变了,她每天有事没事就给我们三兄妹发语音,有时候没看到回复慢了,还被她说。我觉得和父母存在的一些代沟,其实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善或者去除的。
有空和妈妈聊聊天,聊聊小时候的故事,那也是妈妈最在乎的回忆。只有说起自己孩子,每个做母亲的都会眉飞色舞,因为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是永远的宝贝,自己吃多少苦不算什么,只要孩子平安长大,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切都是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期盼,都藏在妈妈看我们慈爱的眼神里,都藏在妈妈伟大的胸怀里。
跨时代的人,因为教育水平,时代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是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因为认知的不同,所以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不同,经常在问题上各持己见,长辈觉得自己经验丰富,阅历深,就是对的!孩子觉得长辈的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其实两方都错了,都是看待问题太片面了,所以才不好相处!
你有新的好的方法可以说出来,引导新潮流。有的家里两杠头,丁是丁,卯是卯,谁都不服谁。认死理,不讲理。这个问题只能有一个让步的,谁活着不容易,让着点呗。要不就鸡犬升天了,要不少说话躲远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有求皆是苦,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知感恩去回报。
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静下心来听妈妈说她想说的话,代沟肯定是有的,毕竟年龄差在那,但是你听听她说话,除了占用点时间之外,并不会损失什么,而她们成熟的思想,有时候也能给自己一些启发,让自己不再那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