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观点来表达。比如:孩子抱怨午饭太糟糕了。“东西太难吃了,阿姨走来走去,蔬菜的种类太少,肉没有咸淡,座位又凉又硬。”这里面,与午饭有直接关系的是“蔬菜的种类和肉没有咸淡,以及东西难吃”,而其它两句都与观点没有直接关系,说出来就会令人有些混乱。因为说话是对思想的一个加工过程,但通常加工时间比较短,所以经常有些话让人感觉“未经大脑就说出来了”。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与观点无关的话不要说。这样,重点是突出的,这就做好了主次关系。
每次都要使用“第一、第二“等表达顺序的词,或者是”首先、然后“类似样的词语。要刻意训练自己的说话方式,在表述原因时,通过”第一、第二“的顺序词的提示,就会引导自己把要说的话整理出顺序,就会令听的人感觉到有条理,也会提示自己按逻辑顺序来讲话。如上是最基础的提高逻辑的方法,基本的练习成功后,可以尝试练习再归纳、演绎以及逆向思维等复杂的逻辑方法。循序渐进,必有所成。
要有逻辑和条理性,就需要我们自己心中要有一个度,我称之为“把握度”。当领导或同事询问你有关动态时,首先你心里要有一个宏观把握,把握先说那些重要的,后说那些次要的。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条理性,和说话内容的逻辑性。如何培养“把握度”,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多学习多阅读,更要求我们要掌握公司的文化和各种规则,从而在内心有一个主次分明的把握。
在我们将一个事情从方方面面进行思考后,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份事件清单,但我们还不能着急表达,要先梳理事件的重要性、紧迫性、主次关系、事件之间的前后关联关系等,最终形成一个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故事线,这样才能确保话题之间前后逻辑一致,论据相互支撑,观点相互辉映,别人才能听懂、才能做出回应。
记住说”因为“。一定要讲出原因,因果关系是逻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当开口讲出观点时,下一句话就要用“因为”来开始,也就是来分析这个观点的原因。“午饭太糟糕了”,因为“东西太难吃了”。这样,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孩子抱怨的是午饭的味道不好,而不是午饭吃得太晚或其他什么原因。
增强逻辑思考能力,要增强逻辑思考能力,要明确内容的逻辑主线,一般我工作中常用的逻辑顺序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时空关系等。还需要增强我们分析问题的完整性、全面性、发散性,这样,即便不能口若悬河,也能做到说话有理有据、观点突出、论据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