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我身上其实经常发生,我是一个看起来外向但其实内心却是一个非常非常孤僻的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初二暑假)父母都出差,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不过还好我养了一只狗,所以还每天都会出去走一走,但是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开口和别人说过话,差不多半个月都处于一个自我封闭而且真的一句话都没有说的状态(就像哑巴一样),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生活。当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直到我在半个月以后去买东西,然后和收银员说话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似乎连话语都逻辑都理不清了,连话都不会说了那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后来回家以后我就开始每天都试着去说一点话,比如和狗狗聊天呀(可能有点傻),或者和父母聊天或者看书什么的。我觉得长期孤独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长期孤独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没有重心,没有重心的孤独久了,就会抑郁,所以我建议如果能多交朋友就去多交朋友,如果实在不喜欢交朋友,就去找一些适合一个人做的,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这样即使你身处孤独,但你的心不孤独,你知道自己是有意义的。
那段时间,我只想把自己关在家里,几天不出门都可以。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好像不行。如是我采取的行动是跑步。每天都跑。从最开始的3公里,到5公里,再到后来的10公里和马拉松。一路坚持跑。跑步的过程可以什么都不想,身体在运动,每个毛孔都在呼吸,那种全身解放的感觉真好。也正是那段时间每天坚持跑步,才让自己的状态慢慢改变。状态改变后,就会发现身边其他的事物也会跟着改变。一切慢慢向好。所以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当你不知道该干嘛时你就去跑步,每天都坚持把跑步这件事做好,其他的就交给时间。
长期孤独生活的人容易产生幻想,或者说有意识的让自己陷入那种幻想的状态。喜欢虚拟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然后在里面做各种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算是一种避世行为吧!比如在公共场合下,一个人就显得孤独,下意识的就进入那个虚拟世界了。明明人在那里吃饭,眼神却有些空洞,机械的进食,时不时的傻笑。走在路上,按着固定的路线走着,即便抬着头也并没有注视前方。而自己独自一人的时候,就感觉有一股孤独的力量侵蚀着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什么事都不想做,最后还是躺在床上假睡着,让自己再次进入那个世界,以远离这种孤独蚀心的感觉。而晚上也经常睡不着,有时因为虚幻世界太过精彩,自己想得起劲;有时因为想不出精彩的情景而烦躁着。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会失去朋友,有些人是因为自卑产生孤独感,有些人是因为自大而有了孤独感,当自己有孤独的情绪的时候,对于朋友可能不太愿意敞开心扉,缺少信任,而这些是交朋友中很可贵的存在,长此以往,朋友可能不理解你,导致疏远,甚至离去。人生活的不要太孤独,偶尔的失落没什么,积极的面对生活,一切才会更加美好。
虽说孤独的人能够活得很自我,也许会感到很自在,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孤独的人性格有些怪异,比较孤僻,不善于和别人交往,孤独久了也许自己就会这么觉得,好像外界的很多事情与己无关,没有必要太多关心,慢慢的会变得很孤僻,缺少对于其他事物的关怀。
偶尔觉得孤单,偶尔觉得庆幸,会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活的更像自己,更爱自己,人的一生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要一个人生活的,或早或晚,学会用有趣对抗无聊,说不定你会爱上这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