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心灵鸡汤文字几乎都有一个定式,一般开头,会以一个故事开头,这个故事一般是讲故事者经历的,或是他有一个朋友,亲戚,旧时邻居,领导同事,同事的老婆,邻居的三姨他大外甥的侄媳妇他二舅等等,然后讲完这个故事,分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道理,让读者瞬间充满正能量。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有段时间也很反感谁动不动就转发“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东西,老实说,是受了心灵鸡汤的影响吧。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在微信上关闭对某些好友的朋友圈分享的关注,我不删除别人,因为朋友还是朋友,但却不愿再看那些人的朋友圈分享,因为那里充斥满了心灵鸡汤文字,教这个做人教那个做人的,这是我很厌烦的。当然,这个厌烦的情绪不在于刷屏带来的不悦感受,更来自于心灵鸡汤文字内容本身。
曾经的我看大话西游,只会笑,还觉得无聊,我就不明白,就这么一部无趣的电影怎么就被电视台播了一遍又一遍。 后来终于有一天,我也看懂了,也看了一遍又一遍,也看得泪流满面。不过我想如果再回到童年,我依旧读不懂这部片子。
我记得这是一年的高考题,老鹰刚生出来的时候,残忍的老鹰妈妈会折断老鹰宝宝的翅膀,这种文章实在是懒得批驳而且完全无法理解这个逻辑啊,你鹰妈妈想要鹰宝宝高飞的话,也应该打断腿,啊不,鹰爪才对吧?折断翅膀了还怎么飞呢?
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看住一个什么东西,老人说不能打开,也没解释为什么,然后年轻人就老老实实没打开。老人回来,对他狡黠一笑,你没打开吧?你真是一个好青年,给你几百万之类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
我们所熟知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不知起于何时,故事说如果把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会一跃而起,得以逃生。如果把青蛙置于温水中,慢慢加热,青蛙会在舒适中丧失警惕,待发现不妙时,已无力跃起,只好被煮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