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不孝的人非几种情况:有人把事业看得很重,为了工作公而忘私,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忽视亲情,你能说他(她)不忠吗?有人可能不孝顺父母,淡漠亲情,但非常哥们义气,哥们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朋友不惜得罪妻儿父母,这种人虽然不是很好的配偶伴侣,父母也无奈他(她)的不孝,妻子也迁怒她的不顾家,但又怎么你说他(她)是个不义之徒呢?也许在同时眼里,他(她)是个积极上进的好同志;在朋友眼里,他(她)是个重义气的好哥们呢!不过,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平衡家庭、事业和感情,做个忠孝义全能的人!
我们很多人认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所以为了成全自己的忠义,就舍弃孝道,是断章取义,是一种误读。自古及今有很多人为了忠义,舍身取义,但并不是不顾孝道。为了一个民族的自由与尊严,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他们谁人没有父母,难道他们都是不孝的吗?立身行道,本身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而往往是那些以孝顺父母为借口,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人,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是的,就是这样。在儒家学说中,对孝是非常重视和推崇的,甚至古代选拔用人,都把孝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无法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就不可能对君主尽忠,也无法对朋友尽义。直白点讲,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好一点,你还指望他能对别人好,那是不可能的。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没有孝道又谈何忠义之说?同样的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好,又何谈会对朋友之类的好呢?但是呢,万事不绝对,也有部分人由于父母的原因所造成的对父母不好!
孝是家庭行为,忠义是社会行为。不孝的人一定不忠不义是有点绝对了。怎么判定一个人孝与不孝也没有什么标准,这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父母的品德修养都有关系。
对于那些把忠孝难两全挂在嘴边,对朋友有仁有义,对父母不闻不问的人,我只能说,只是借忠义之名,行不孝之实,对此,孔子不背这个锅,中国的传统道德不背这个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