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把我和她儿子都养得长大,结婚成家。现在儿子一家子不再管她,一直是我管。我和我女儿,我们两个人。她偏瘫,我们都要上班,照顾不了,把她送养老院。还特地挑了一个离我舅家近,又环境好,收费又高,服务也好的养老院。但是她三天两头打电话,说人家伺候她不好,让我把她接回家。我几百里地开车回来接她,她又不走了,告诉我她不舒服才想走的,现在没事了就不想走了。哎,他那儿子不管能怎么办。
这句话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我邻居奶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好多年不回来了。二儿子在北京,医生,也是很忙的,也不经常回家。三儿子在他跟前,可是三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不孝顺父母。有次奶奶下雪天摔倒了,都没人管她,老大老二不在身边,只能出钱,出了钱老三就都拿起来。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
这种人有,人多不唱戏,子多不养爷的,但总归少数,这种事出现在家庭,不能全怪子女,也得在自身找原因,大多数还是好的,有的是家庭人口多,家长忽视了儿女成长中的依赖情感,或东或西的偏向,导致有的儿女能理解,有的不理解,抱之从怨,施之于行就为不孝,不养,不管,不顾,自私自利。
当父母真正生病、不能动弹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从正常情况来看,只要父母生病,儿女应该轮流照看父母的生活起居、吃穿用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每逢这时,儿女们的“借口”就出来了:自己小家穷,需要用钱供养孩子;工作忙,没时间等一切理由来推诿照顾父母的义务。
母亲对自己的儿女们可以掏心掏肺,再多的儿女也是一样对待,儿女们长大了也会对自己的儿女好,便会忽略对自己母亲的好,有时候想想反正母亲也不止自己一个,还有其他姐弟呢,这么想的话就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其实别人也这么想的话,你的母亲要没人养了。
父母再苦再难都会把孩子们培养成才,为孩子们操劳一生,可孩子大了,成家了却忘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等到父母老了需要孩子的时候就互相推诿,不愿意帮父母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