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没有远近多少上下善恶 只是发明了概念才有了许多名词 时间不存在就像几公里不存在一样 只是一个方便衡量的单位 善恶也是衡量一个人危险程度的单位 所有的观念思想都是对事物描述的一个抽像概念 可人总是把概念当成真实 有一些概念只能描述事物的一面而非全部人就认为这件事只是这样 一粒尘埃人就认为他只有小没有其他如果细究会有无穷个印象 就像佛家说的一花一世界一一叶一菩提 感官获取的概念观点经验能利于人生存发展也能阻碍人的视线 没有不变的对错 只有符合时间情境的对错 不喜欢的人强上是强奸喜欢的人强上便是情调 何况善恶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了却有收获美名和恶名两种结果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和恶同存于心中。在某种时候,善体现出来大家就觉得他是个善人;在某种时候,恶体现出来大家就觉得他是个恶人。有时候做同一件事,在一部分人眼里认为他是善人,在另一部分人眼里,认为他是恶人。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当他做的事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时,大家就认为他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
关于人性试说两句,人性之所以区别动物性,是因为具备了人的规格,或者说你只有达到人的人格才能成为人,因此可说人格可塑造,而不能改变!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如果说人性一定是善的,或者说一定是恶的,那就没有塑造的可能。所以说,人性只有可塑性,而不能改变,需要改变的是人的不好的习性的种子。或者说不好的习性。
人性趋利而避害,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每个人的利害标准不尽相同。就个人而言,或者就一个群体而言,根据自己的利害标准,去评价别人的利害标准,认为别人的利害标准善(好)或者恶(坏),这是另一回事儿。——一个人的利害标准,由学问、包括阅历,以及所在家庭、社会的利害标准而定。
人有时会冲动,也会有一念之差,引导也很符和规律,引导人向善,引导人向恶,与大众有关,如果你身边都是善人,你也会跟着,如果你身边都是恶人,你也学着,这就是诱或,人类起初的罪恶,从诱或开始,亚当,夏娃受魔鬼的诱或而吃善恶树上的果子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人心的诡诈狡猾,太容易把恶事作了,然后诡辨成善事,还自以为自己是善的,便恶上加恶了。人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对善恶的判断拿得准?若不知人性的诡诈,只能陷在自欺的妄言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