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人到中年了,另一方面只有一个独生女,要问我感受如何?答曰幸福极了。说真的,当初生个女孩有点不甘心,想再生一个,这也不是重男轻女,谁不想儿女双全呢?即使二胎不是儿子,两个女儿也好啊。但是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独生女儿各种开销越来越大,想生二胎的心越来越淡了,现在二胎放开了,也不想生了。独生女的好处真的难以说尽,首先女儿孝顺懂事,学习刻苦努力,和我这个老爸很亲,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话非常有道理。其次未来的预期负担不重,我只需在教育方面尽心竭力,力所能及让她受最好的教育就可以了,不像生了男孩,还得给孩子准备买房的钱,娶媳妇的钱等等,太累了。最后因为生了女儿,心态宽松,很多事都想开了,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有较多的时间带家人游山玩水。有人说,生了女儿,只有两次苦,一次是知道生的是女儿时候,其次是女儿出嫁时候,其余时候都开心,这话太对了。其实无论男孩女孩都是自己血脉的延续,都是自己的亲骨肉,至于传宗接代什么的,太过虚妄了,谁敢保证代代生男孩?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想那么多不着调的事?我觉得,无论生的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一视同仁,好好教育,同时珍惜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刻,因为早晚他们要翅膀硬了飞走的。
只有女儿的家庭肯定比有儿子的家庭好过,原因一,有儿子的家庭,两口老早就啥不得吃,啥不穿,给儿子攒钱买楼买车说媳妇。最后把媳妇娶到家,家里的钱比扫得都干净,这还是条件好的,有的外债几十万,都压在老两口身上,简直是要了老命,到死也还不上。二,有女儿就不一样了,父母有钱就多给,没钱就少给,实在没钱就不给,也照样能嫁出去,也不用给他们买楼买车,有这几十万老两口也不用出去打工,另外独生子女国家每年还补助将近一千,所以要比有儿子的生活好的多。我有个亲属,他儿子今年“五一”结的婚,他俩口一年到头不赶集,媳妇说,有白莱不买罗卜,有罗卜不买白菜,家里产什么吃什么,就这样连娶媳妇带买楼化50多万,一分饥荒也没拉,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不过一个在农村打工挣50万也不得不佩服。
中国有句古话养儿为防老,现在新时代了大家对这个也就不是很重视了。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体现了女儿是有多亲爸爸,爸爸是有多亲女儿,但是女儿大了是要嫁人的,婚礼上是万般的舍不得。女儿嫁出去就剩老俩了,日常生活、出去办个事,必须是自己亲力亲为,有儿子的话喊一句去给爸买瓶酒,买回来爷俩还能喝两杯,外面有什么事还能跟儿子唠唠。这没儿子,女儿还结婚了,女儿肯定不能一直跟爸爸、妈妈在一块了,想女儿的话只能是打个电话,回家出顿饭就要走,爸爸、妈妈在后边看着女儿那个背影那个不舍,做女儿的或许能感觉到三分。过春节这种大节日也是两个人,心里甚是想念但从不说出口。没事常回家看看,快过年了,带上孩子让爸、妈好好热闹热闹。
而且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生出来的小孩是要跟男方姓的;儿子不同,儿子只会娶进来,为家里添人气,最重要的是可以给自己养老。我一邻居隔壁,就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人,有了两个小孩;小女儿也已经参加了工作,年薪10万左右;家里房子也就一层,布置也比较简单,二老的生活很清静,每天散散步,聊聊天,自己种点菜,逢年过节两个女儿都会回家,家里热热闹闹的。所以我认为没有儿子的家庭不一定不幸福,有儿子的家庭不一定幸福!区别不在于性别,在这个思想开发的社会,应该正确看待生儿生女的问题。
说到底,因为是在中国,所以儿女差别大,女儿没压力,儿子要给买房买车娶媳妇。其实,是中国人思想传统,在外国,只负责把孩子教育好,成年了,父母就基本没啥事了,可以去享清福了,谁都不买房买车,自己去拼,房子车子捐出去的多。
要说不一样,女儿养起来费心血些,因为,社会太乱,坏人太多,儿子回家迟,不担心,女儿回家迟,怕遇到坏人。
说到底,老天爷给啥,就收着,孩子都是骨血,自己选择不了,只有接受,好好培养。
中国人最该做的,就是孩子成年后,不管儿子女儿,懂得放手,不干预子女生活,过自己的生活。
认识一个 有两个女儿 一个在身边 招女婿 一个远嫁 身边的那个 老两口 给钱给力 结果男的一出事情 要钱去救命 结果他女婿就要跟他女儿离婚 听说他女婿养小三 孩子都好大了 现在看老丈人帮不了他了 就要离婚 不给钱 后来还是远嫁的女儿 女婿给的救命钱 现在命是活下来了 但是没有了劳动力 只能等闺女给钱过日子 大女儿被闹离婚 小女儿 家里的公婆因为给了那么多钱给她爸妈 现在也不太开心 反正感觉挺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