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柔软”的情结、至真至纯的“圣地”、美好烂漫的“滥觞”。这,便是故乡。爱故乡、怀念故乡、思恋故乡是不需要理由的。她便是你的根、你的魂、你的图腾。那里不仅有你的儿时玩伴、潺潺溪水、摇曳杨柳,更有你的长辈、老师、亲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游子浪迹天涯,归来五味杂陈:事业发达的,衣锦还乡;庸庸碌碌的,欲说还休。可是,故乡却一视同仁,所谓:同流异派、共树分条,她那包容、宽广、豁达的默契,直接感染、默认、同情着你,刹时你被暖暖的温情、挚爱所包围,笑容满面中淌着幸福的泪花,手握着手,心连着心,纵然是块冰,也融化为春水恣肆。大娘沧桑慈祥的面庞,叔叔爽朗豪迈的笑声,老爹朴实真切的话语,使你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其实,乡亲们何尝不晓得“外面”的艰难无奈?霹雳之后无响雷,淳朴智慧的乡亲们,司空见惯寻常事,引导你激励你欣赏你,你的泪水又一次控制不住的淌下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忆儿时,三五结伴,牵牛放养,田埂垅边,嬉笑玩耍,少年不识愁滋味,春去秋来两相安。故乡,一切尽在不言中。谁人没有故乡,哪个不曾恋土?鲁迅故居有闰土相伴,莫言故乡有高粱相忆,我们每个人的故乡啊,也都有挥之不去的故乡情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思念你,故乡!
我QQ的签名一直是”异乡的常客,故乡的过客“。高中毕业后,因为上学,就长时间离开了之前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乡。大学毕业时,还想着能回老家找一份工作,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回到老家。2012年的时候,萌生了回老家工作生活的想法。碰巧,机缘巧合,回到了老家的省会城市。一开始,竟然会莫名的兴奋,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回到老家工作了,以后可以在这儿长期生活下去了,可以天天都吃到比较地道的面条了。
我的故乡是西安,或用另一种称谓:长安。对这个城市有情怀的人有千千万,而我只是其中一名。什么是情怀,有句话说得好:除了生活,我们还有诗和远方。对我而言,我拥有的情怀,是家和远方。读研之前,我都没有想过要离开这四四方方的长安城。那时节,身边大院里的青梅竹马们出国的出国,去HK的去HK,再就是北上广深。院内留在小小的长安城的小屁孩,似乎只有我了。还好,还有一帮高中或者初中时期的狐朋狗友,也在这里。
读了研,知道的事情多了,才发现,儿时引以为傲的故乡,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黄土高坡,贼城,堵成狗。小时候觉得宏伟的大长安,在960万平方公里中,也只占0.1%。堂堂十三朝古都,但是GDP却连前20都进不了,即使加上军工业,又能如何呢?所以,又萌发了想回西安的念头,这一次回来,不仅仅是因为有小伙伴,更是因为我爱这个城市,我怕它完了。
这是一种恋处情节。你出生在这里,这里是你最初的一切的起点,你的初吻初恋初夜都能让你意乱情迷几年十几年(也有人惦念一辈子的),更何况是你的初生呢。想想,你从一个精子加卵子,到在子宫疯狂抢夺母亲的养分十个月,终于顺利出生,多么伟大,多么光荣!当然一直惦念着,这才是你一生最大的胜利啊。
我不知道是否我这年龄如此的怀旧与多愁善感是否正常,总之,我还是承受不起每次回想起家乡的老屋,树下的那每一片光景,都让我从心底深处泛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滋味算的上是一种难过,略带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也算的上是一种淡定与安然,什么世俗名利在这里被宁静冲淡的无影无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