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学会归因。你不是为了反驳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也不一定不会成功 这句话,而是为了反驳 以这句话正确为借口,错误推导出那就不用努力 的这种谬论。他如果讲道理,你就跟他讲,天明注定的部分,和人为可以争取的部分,是不重合的。如果天命注定我得到20分,那么我努力加上天命就能得到25分。就算我努力最终却只得到了15分,那我也相信我努力得到25分的概率是9成,15分的概率是1成。我不努力最终得到15分的概率是9成,得到25分的概率是1成。那怕就是为了概率,我也要努力。如果他不讲道理,你就跟他讲,我跟你不一样。你就告诉他,没错,就凭我确实不努力也能及格,但是我跟你不一样,你只想及格,但是我要100分。我能上清华为什么要去专科?对你来说上学就是成功,对我来说上专科就是失败了。
不管多好的朋友同学,他在打游戏谈恋爱K哥而你在学习的时候他自己潜意识会有一种愧疚感和敌视,人都是有劣根性的,而刚从高中解放的大一生们,正在享受无人管教压迫的美好自由时光,看到你依然在努力,自己又不集中不了精神学习,他们嫉妒啊,这时千万不能被影响,解释辩解都不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句话浓缩了很多前辈的经验,道理一定有的。借用一段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作
没有反驳的必要,这个命题本身的两个不一定就已经让它变成不可证伪了,这个世界那么多人总会有人努力了也不成功,也会有人不努力就成功了,所以这个命题其实算是对的。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也能够看出来这种命题对大部分普通人没有任何意义,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鸡汤”罢了,普通鸡汤鼓励人向上,这种“鸡汤”给了那些懒惰的人一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由”,归根结底,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你努力了都没成功,那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你不努力而没成功,那如果你努力了就可能成功。不努力不一定不成功,但是如果你没努力都成功了,那努力了也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你努力之后成功了,那如果你不努力就可能不成功。努力能提高成功的概率。而你成功与否,和他人成功与否基本是独立事件。如果你努力了没成功,别人没努力而成功了,说到底只能说明你脸黑。
难道不应该是“做不一定成功,不做一定失败”吗?有什么什么写在简历上,人家不一定会看其具体内容,但看到有这么多条就知道你是一个努力又勤奋的人。一个什么都没有自称自己勤奋的人,和一个简历上能看出勤奋的人,怎么选择更稳妥一目了然。而且,其实这些不止是“找工作”那么现实的事情,这些能看做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吗?
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努力的意义不是为了成功,而是寻求自己在世间走一糟的价值。成功这个事儿真的是三分靠自己,七分靠别人。不努力不一定不成功这句话一定是错的。踏踏实实日积硅步,总有一天会看到,日子很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