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帮助你的人要心怀感激。或许是因为我上学时朋友比较多,有事情时候很多热心的朋友都会来帮忙。末了还说一句,这点小事客气什么,太见外了。习以为常的我,每次也没有太多的表示。但是工作以后才发现,没有人有义务帮你。当初有事招呼一声就到的朋友更是多么的宝贵。现在我只要受到别人帮助,一定会表示谢意。不仅在口头上,送点小礼物或者请吃顿饭。这个帮忙不仅在于帮你做什么事,咨询了什么问题也在此列。要知道去“在行”上问个问题可是很贵的。即使没能帮到忙,也要表示感谢,毕竟对于人家是出了力的。
个人感觉成年后,最大的思维上的变化就是学会分析表象,尤其是数据。很多表象都是会骗人的,举个医学统计入门的例子,找1000个喝酒的和1000个不喝酒的,然后发现喝酒的人中,肺癌发病比例明显高于不喝酒的——这是否就说明喝酒就导致肺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里面有个混杂因素,就是抽烟,因为一般烟酒不分家,喝酒的大部分也都抽烟,反过来不喝酒的不少也不抽烟,由于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这就造成了喝酒容易得肺癌的假象。生活中这类假象无处不在,尤其是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
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在三楼,有一次一个男孩往楼下吐口水,吐到了下面女生身上,我们都觉得好玩,搞笑,我也跟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好朋友说了这事,本以为他也会觉得好玩,但是他跟我说,那个女生肯定不开心吧,当时给我很大震动,对啊,我们只觉得好玩,殊不知你的开心搞笑是建立在别人的不开心上的,你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至此之后,每每做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想想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觉得好玩的事是不是建立在别人不好玩的事情上,多为别人考虑考虑。
所有你参与做的事都是你的名片。这一点深有体会,你每做一件事,都体现了你的特征,你的态度、涵养、专业水准,或者你的随意、粗俗、能力差。当我有一天意识到这一点后,对经历的点滴事情都刻意注重起来,不再不经意的应付,不再模糊的推脱,即便别人的一点询问,都需认真回复。你的经历就是你。别人眼中的你就是你做事表现的你,不是你心中自认为的那个你。
大一创业失败后,觉得原生家庭和钱的重要性。大一和朋友一起创业,大家家里不是那么富足,但总归是离开校园后几年内就算不找工作也无所谓的那种,大家可以有时间去“乱搞”,不用担心是否一定能成功,而且大家都认识到了创业成功的机会很渺茫,但仍然会去。我想如果家里面一般般或者本身就很艰难地把我送到了大学,我想我应该不会有创业的想法吧。
曾经经历了一种思维转变:仅仅想靠转变思维来改变生活,那是不可能的。思维的转变是人类最不值一提的转变。你看过很多书,思考过很多哲学问题,很久以后你发现你的生活还是那么混。你突然有了很多钱,然后你就不自觉的发现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物质转变比思维转变更重要。思维转变是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