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试的时间就经常被问这个问题,我觉得面试官之所以想了解我的家庭情况,也是希望从中了解成长环境、家庭关系对我人格的塑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职业,通常这也是我们建立职业观的最初模型。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从事的职业大不相同。有的工作朝九晚五,稳定收入不高,工作难度也不大。我们对工作的认知可能就会打上“有规律,挑战不要太强,安全感”的标签;而有些工作经常出差,收入高,但压力也很大,我们的印象可能就觉得“工作是忙碌的,少有陪伴,但收入可观”。这些或多或少对于我们在选择工作上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的经历中,这个问题一般是在深入了解之前就问的,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已经决定用你了,只是还没说,闲聊中问问,好加深对你的理解之类的。然而,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你面试一个人,该怎么判断一个人?怎么去理解他简历上写的那些文字?最好的办法,就是问清楚这个人家住哪里,姓甚名谁,父母等家庭状况,这样下来,基本上你对他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后面的判断极为有用,是作为判断你的一个前提基石。
这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的家庭环境。我们都知道从小成长的环境对后天三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句话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是同样的道理。
现儿园入园面试都要问这个问题,找工作时被问及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说已经进入了“完全拼爹模式”,而是我们要明白家庭资源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帮到我们。
通过父母的职业推断你对此次应聘的态度,家庭条件如果很好,有可能就不会在本岗位呆的时间过长,公司不会希望培养一个不会久留的应聘者。
其实面试官问你父母职业或者其他家庭情况,说白了,还是希望看到你的性格、价值观、心态等,毕竟,她要聘请的是你,不是你老爸老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