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牵涉人的本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人的本性是什么,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二,人是理性动物。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弄清什么叫人?人这个名词是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名词,即与禽兽区别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不能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只能说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禽兽从自然本性来说,是无区别的,动物的本性。动物的本性是什么,自私。这是自然法则,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争夺生存空间,弱肉强食,互相残杀。弱的就没有生存空间。但是,同类是不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的,否则,本类怎么能繁衍生息呢?这就是利己主义,利同类,不利他类。而人是与禽兽区别的动物,是唯一能明道理的动物,就应该克服动物自私的本性,明白做人的道理,讲理。人如果不讲理,就没有脱离禽兽的本性,那就算不得人,不配人这个称号,只能是衣冠禽兽。如果人这种利己主义无限膨胀,就会同类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甚至连父子兄弟都要互相残杀。人类诸多丑恶,就是这种利己主义的表现形式。
利己主义,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历来是一切利己主义者的人生目的。
利己主义是一种公开形式的个人主义,它曾经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使资产阶级损人利己的剥削本性合理化,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合法化。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特别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
任何时候都有利己主义者存在,这是千差万别的人性决定的。但一个社会都追崇利己主义,或绝大多数都追崇,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糟糕的社会。因为利己就是自私,人人都自私了,这个社会还会有温暖、有真爱吗?一个冰冷的社会如同人间炼狱一样,你认为能走得远吗?所以作为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应该自觉抵制利己主义,把人间真、善、美发扬光大,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友善的幸福大家园,我想这才是每个人心中真正的梦想。
利己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认为自私自利是必然的。按它们这个理论,那么自古以来那么多战士为什么会去打仗?明知生命都可能完结了,那么仅仅是为了功名吗?不!因为他们为了捍卫谋种信仰,那么,信仰不是他们个人的——这就说明,他绝对不是在为其个人或家庭。真正的自私自利者,总在权衡赢输得失,一旦捏拿不准,必然是两面三刀;一旦发现不利其个人,必然会投降做叛徒。在他们看来,任何理论和良心道义都不值一提。这种人,就算组成一大群,也只是纸老虎。随着人类对宇宙规律的全维认识,自私自利逐渐被淘汰。
中国人天性当中就有利己主义,但中国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有种对人性的透彻对治的意思,这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人适当的利己是非常合理的,但过了,就对整个社会构成危害,比如把利己作为集体性风潮去追求和看重,这是自古并不多见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潮流的根源性弄清楚,才能让中国文化重新恢复对治这种社会集体潜意识人性,孔子重视群己之关系,同时群是作为己之私即个人自私的反向正面力量,而如今群利己是以群的单位来发生的,这就不得不对群利己主义作多层深入的研究破析。
或许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大家都是利己主义者,做一件事情时会想到对现在的或后来的自己有无好处,这无可厚非。而精致的利己主意者,他们根本不会帮助别人,嘴里还说着这是人性,讲话时尽量压着别人说,只顾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就遇到过一人,在公交车上心安理得的坐着,旁边就站着一名身形疲惫的老人。这种人不会让自己的利益有丝毫的损害,更不会把这种利益给予他人,哪怕别人真的急需。所以,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很差,没有什么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