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一起打游戏上下课,突然他父母不要他和我在一起玩,他还和父母吵了一架,后来渐渐我和他就疏远了,高考完,他母亲找到我说,不是我很差,也不是瞧不起我,而是我家庭条件比他家好太多,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过得不错,而他只有努力读书,考上好学校,才能有好的生活。
1990年代,我们村上有一座水泥厂,规模不小,村里有些人在那家厂做工。夏天,工厂其中一项福利,是发一两箱听装饮料。这在当时的农村,属于稀罕物,商店都买不到。工厂子弟每天中午上学,都会带一罐到学校。要知道,那时,大多数学生,只不过带一瓶凉水而已。
我自己现在读大一,也是有体会的,小学时读的学校好,都是城里人,家庭条件至少是中产那种。高中我去的学校差一些,基本上都是农村的同学。两者之间人的气质完全不同,农村的感觉社会气都比较重,知识面也比较狭窄,都爱说村里打架的事之类的,非主流也有不少。
十年前 我哥花了大代价侄女进一个幼儿园。有次我开着五菱送侄女去上学,见到一小女儿做加长劳斯莱斯,司机穿制服还戴白手套的,震撼啊! 没想到车门开了 出来俩很年轻的姑娘,也穿佣人服,领着小公主下车!那时觉得自己连那佣人也不如!
2016年,我服务于一家创业公司,办公区设在某高档小区内。上下班时间,我常看到那个小区的孩子们踩着平衡车戏耍。待休息时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我注意到孩子们在玩的基本都是滑板车,或者自行车。
小区有别墅区,小区马路对面是外国语学院,幼儿园到高中,幼儿园一星期学费20万。放学后别墅区都是对面校服的孩子,小区其他孩子还没放学,学校比较远,有人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宣传单求购别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