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过《洗澡之后》,只说下对《洗澡》的看法。我认为这段关系中,三个人都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吧。对于丽琳,许彦成是“对的人”,但是彼时许彦成不懂。姚宓和许彦成互相是“对的人”,但许彦成已经有了丽琳。许彦成认为丽琳不是对的人,种种格格不入,例如对音乐爱好的差异,实际上许彦成这样的书呆是需要丽琳来做人情世故的润滑剂的,包容许彦成那个奇葩的妈,帮许彦成顺利洗澡,维护与河马一派人的和谐等等,所以丽琳也是他“对的人”。丽琳是个好女人,姚宓不简单,许彦成太晚熟。丽琳真的不简单,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包容,丈夫不爱她忍了,女儿被婆婆养成熊孩子忍了,丈夫出轨也忍了,在家哭闹过很快就能调整情绪、梳洗整齐面对外面的一切。
大多数都在说杜丽琳好,贤惠、懂事、知礼,对许充满感情,即使发现许出轨也不吵不闹,举止很有分寸。但实际上,杜对于许似乎并无深情,只有需要。因为许是外人看上去的标准丈夫,杜和许在外人看上去和谐美满,杜是很有面子的,这些才是杜想要的结果,明面上好看就行。但实际上,哪有夫妻是看上去相敬如宾的,如果动了真情,哪有出轨了不闹不吵不难过不发疯的呢。姚宓再好,再懂礼,但对许先生动了情,也难自控、难自制啊。姚母确实一直就没有旧习俗的限制,对许先生已婚的身份毫不顾忌,这或许也因她本身作为早一辈出国留学者,思想先进有关。帮女儿打探已婚的心上人的消息看上去有违常理,但也不算什么罪过。
洗澡之后还没看,对于洗澡中的感情印象深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婚姻的看法,许彦成与姚宓是灵魂上的相知,而杜丽琳对许彦成只是一厢情愿,事实证明,一厢情愿的婚姻彼此都不会幸福,我更认同许彦成与姚宓最终能在一起,人生也就是一辈子,遇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不容易,不爱就放手也是另一种负责,这也提醒了我尽量要正真有了爱情才走入婚姻,也许会晚一点,但糊涂走入婚姻后以后可能会是无尽的遗憾,但现实生活中也许有无奈如家里的催促就像许彦成稀里糊涂的结婚,这也是生活不完美的表现。
杨绛先生初心,是十分喜欢姚宓的。很多读者在看完《洗澡》后,说姚宓不自重之类的话。所以杨绛先生续写出《洗澡之后》,很大一部分是为姚宓平反。如果只看《洗澡》,大概很多人想,姚宓确实够白莲的。不管杜丽琳用了什么手段使得她和许彦成结婚,不管许杜二人的婚姻有没有爱情,不管杜丽琳怎么强势,姚宓横插一脚都是不应该的。许姚两人在文中谈恋爱的行为是打着爱情的旗号破坏家庭。 不过,姚宓最后也选择了离开不是么?而且许姚二人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啊。
刚看完洗澡,后没看,但是看了一些评论对后突然没兴趣了,有些故事没有结尾便士最好的结尾。许宓琳的一段三角关系,各有各的优缺,许冷酷自私,宓和许虽然发之于情,止肤为礼但还是说出愿做许的方芳,琳虽然表面上大度包容,其实也是满足她那一点点的虚荣心,因为她是个爱面子的女人,甩不掉她那一身的高傲。
看过最体面的三角关系,喜欢作者笔下人物对情感的纠结与自控。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细水长流,只有对生活的忍耐与对激情的克制,如此真实而已。谁说又只是感情戏呢? 能将那个时代的矛盾与无可奈何避重就轻地放到了三个人的感情戏中,再次膜拜杨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