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做什么事情们都是先泼一盆冷水,然后再一棒子打死。打着爱的名义其实做的都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我已经结婚生子,前两年我老公生意赔了,卖了家里的房子,因为怕牵扯到债务纠纷,就用了我父母的银行卡,把卖房子的钱存了进去,钱进去之后他们就不给卡了,说怕我们乱花钱。后来他们买房子用了我们的卖房子钱,房产证是他们的名字,我和我老公还有女儿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因为住不到一起,我妈有时候会当面说我老公很难听的话。只要我说什么话她都觉得是错的,有时候办的事情我看不对,我说她讲给她听,她都会给我抬杠,所有都是我的错,只要出了问题就是赖我,这样的父母怎么有感觉,简直是伤透了心。
小时候对父母和其他的亲人会有很多的依赖,或者说,在年龄小的时候人的社会视角是比较的狭窄的,自然也就容易在这一狭窄的视觉内找到乐趣。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边的小玩伴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兴趣方面,说的大一点则是世界观方面都会慢慢的出现变化,在这一情况下,兴趣的共同点就会慢慢的减少,甚至是逐渐的走向一些陌生感,开始看到他们身上你所不喜欢的东西;父母亲人也是一样,在小时候,你会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高大,你会觉得他们就是世界的一切,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你开始看到了原本的他们,所以以前的仰视感和依赖感就会减弱,自然就对父母家人没什么感觉了。
我从小做什么事情们都是先泼一盆冷水,然后再一棒子打死。打着爱的名义其实做的都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我已经结婚生子,前两年我老公生意赔了,卖了家里的房子,因为怕牵扯到债务纠纷,就用了我父母的银行卡,把卖房子的钱存了进去,钱进去之后他们就不给卡了,说怕我们乱花钱。后来他们买房子用了我们的卖房子钱,房产证是他们的名字,我和我老公还有女儿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因为住不到一起,我妈有时候会当面说我老公很难听的话。
我是直到去年大学毕业才和自己的父母住到了一起,特别是父亲,前二十几年与父亲一起过的时间加起来都没有这一年多,小时候父亲打电话回来我都不愿意去接,而与母亲又老是吵架。虽然知道父母都是爱自己的,但是现在和他们住在一起却感觉没什么感情,也很少沟通。特别烦恼,想搬出去住,哎,所以我现在觉得还是先从自己慢慢改变吧,多和父母沟通,慢慢会好的。
对家人没什么感觉,其实说白了这是对家没有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而且是长时间形成的结果,不是短时间形成的。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因为我真的对父母没有太多的感情,现在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我还是觉得委屈,他们为了自己,都不要我,既然这样,那就别怪我对他们冷漠了。
小时候特别重视亲情,大家聚在一起就很高兴。喜欢和表姐她们玩,不能一起玩还伤心。现在高中了,对家人感情冷淡,聚在一起更多看到他们的缺点,觉得很烦,看见表姐她们也没感觉,只想一起吃完饭后快点离开。父母出差或我出去旅游十几天,一点也不想他们,甚至连电话也懒得打。又觉得心里有愧。好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