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月,我坐在回黄梅的车上,听到一群黄高学子(五个左右)的话
(刚经过南门)“哇,没想到这么看我们学校还挺气派的”
“那是,since1904啊。”
“唉!可惜黄高不比当年了,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那会儿,现在,人家都说还没黄梅一中好呢。”
“是啊,没落了没落了……”(大意)
………(然后我就戴上帽子不再听他们说话,自动忽略他们)
我第一想法就是——身为黄高学子,竟然还有这种想法!黄高不没落才怪好吧……
我们应该是这种想法吗?
黄高为什么没落?
怪黄梅一中抢人?
怪新上任的何校长大改革?
怪其他学校抢师资?
……
我们黄高学子,坐在教室里,不应该是怨天尤人,而应多多从自己身上出发
“连我们黄高人都这样说,别人不更大肆贬低我们吗?”
不应该是它堕落了,我也就只能这样了比不上人家了吧。
而是应该以自己的行动证明——
黄高未老,锋芒犹在。】
额,前面说的都是题外话……
我觉得在黄高读书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幸运。不是故意吹捧。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张弛有度。我以为高中生活真的会要死人的那种,但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日子太好了吧!(相较于我初中而言)我爸爸总说,像晋梅中学黄梅一中的这些学校,都已经把孩子们榨干了,孩子们都已经到达了极限,很难再有突破了。(我听了直点头)
我发誓,在黄高生活的三年,我一定不会忘记。
【顺便吐槽一下我的初中,天哪不是人吗?(妥妥的两足禽兽)我早上5:15起床(我要开门),晚上培优班要上到十点,再吃点宵夜(下午五点吃饭的,这时有点饿了)洗洗漱就将近十一点了!😭😭😭相比较而言,黄高真的是太好了吧!!!】又偏题了……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90年代在黄冈中学学习了6年。每天早上6:10分左右跑操,6:30到7:20早自习,然后早餐。中午12:00-13:00午餐,13:00-14:00午自习,14:00-16:30下午上课。重点来了:16:30到19:00是晚餐和自由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教室是不允许留人的,必须在外面活动锻炼,我几乎每天都疯狂踢2个小时足球。19:00-21:00晚自习。每周日上午要到校自习(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各行各业都是每周只休一天),下午休息半天,晚上又考试两个小时。当时也觉得没什么,感觉很自然,周围人都这么过。我的成绩在班上只是十几名的样子,全年级80名左右。最后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当时叫华中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十名左右吧,同班考上清华北大有4-5个,全校进清北的27个左右。作为小县城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现在在二线省城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感谢和怀念中学六年的生活!
在黄冈中学读过六年(初中启黄三年,高中黄高三年)了,可以说最大的体验就是黄高的相当部分老师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厉害,致敬!毕业后又读了5年书了,再也没有遇到那样一群老师了。所在班级是文科班,当时的政治老师老师真心厉害,上课从来不带书,一节课一气呵成。他都是从大纲入手从整体到细节教授,不翻书,就按自己的思路,而且上课还各种抖包袱,针砭时弊,一直到备考前每次下课我们都自发鼓掌。
三年里我过得开心焦虑充实,感恩母校我班主任老师,上了大学才真真意识到他对我们一群人的人影响有多大。我们班语文成绩很好,我觉得大概是眼界决定的;大家刻苦团结,大概是三观决定的;也很庆幸我们都被教育成善良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我觉得所有黄高学生都不会否认:在黄高只要你想学习,你一定可以学习得很好,所有人都会帮助你。我们同样也很自由,可以在自己累的时候休息,自己想要拼的时候刻苦。
我是黄冈中学理科生,现在从事文科方面的工作。黄高给我的印象是美好的,校园质朴宁静,老师和蔼可亲,同学简单友善。学习不累,作业适量,自由支配时间很多,可追电视连续剧,每学期学校组织看几场电影,可看长篇小说,炎夏组织集体游泳。老师很负责,很有经验,普遍中年以上,少见年轻教师。对学生尊重,没有责骂,只有语重心长的劝慰忠告,关键时候的打气鼓励。
出生在黄冈中学,长大在黄冈中学,我至今认为黄冈中学整体学习环境是宽松的,我出入校门从来没有被限制过,可也没见大家怎么翘课。下课后,大家都高兴的冲向操场,只留下三三两两的情侣在教室里聊聊天谈谈情。可是当学习的时候,大家却又非常认真,能够自觉的在教室中度过自习时光。只要你往上看,就会有一把无形的手推着你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