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有个人请客,等了好久,还有客人还没到齐。于是就随口说到:该来的还没来。有客人就听得不开心了,那意思就是我不该来了,一生气抬腿就走了。主人心理郁闷,直想抽自己大嘴巴,随口又说道:不该走的倒走了。其实他的意思是来了的反而给自己气走了。可有客人又不乐意了,那你主人是在嫌弃我没走吧,行,我走!主人发急了,拉着要走的客人说,我又不是说你咯!这下天下大乱,剩下的客人都不开心了,统统都离开。这个故事是典型的不会说话带来无妄之灾了。所以会不会说话,差别大了去。会说话的人,通常来说情商都比较高。他们会察言观色,说话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别人容易接受,同时也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工作中看到很多人拍马屁,有的人说出来的话让旁边的同事听着浑身鸡皮疙瘩,心中很是鄙视。感觉对方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去满足领导的虚荣。而真正会拍马屁的人呢?真的很会说话,他会既满足领导的心理需要,又让别人认为他做事有理有节的,不但不会认为这是拍马屁,反而认为他们很聪明。不会说话的人可能会耿直一些,思想简单点。但也未必是个实诚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而已。会说话的人通常头脑反应比较快,也未必就真的是虚伪,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他们所接受的文化教养的一种体现。要说是会说话的人好还是不会说话的人好,这就很难评论了。各人的生活背景不一样,他们变成现在的状态,我想都是他们的生活环境需要造成的。
我老父亲今年九十岁了,严重地不会说话,他天天唠叼他自个的那几件事,除了吃,就是拉尿,几乎挂在了嘴皮子上了。还嫌自己活得不壮实,没有那个村子的百岁老太太身体结实。一天,姐姐问,老爸,我活多大呀?他说,你呀,得活个五六十岁吧!姐姐日夜陪护他们老俩口,姐姐已经五十二岁了,说的这么轻松。真让人无话可说。我表嫂今年六十岁了,她十年前当了奶奶。那时候,农村人重男轻女,IL媳生了个小孙女,心里生怕婆家人不开心,好不心焦!i这个表嫂,满脸陪笑,把小孙女紧紧地抱在了怀里,又亲又啃,给儿媳买来乌鸡,一天三顿煮鸡汤,换着样地做饭。还对儿媳说,你给妈生了个大孙女,妈妈太感谢你了!会说话会让人如沐春风,不会说话会让人如坠冰窖。我们都做一个会说话的人,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
会不会说话,跟情商挂钩已经被广泛地讨论过了。毕竟我们是需要社交的,会不会说话,真的是影响很大。同样一件事情,经过不同的方式说出来,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面对朋友圈里晒娃的宝妈,如果孩子肤色有点黑,下面的评论,有的人会说,孩子的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肤色,也有的人会说,你家孩子好黑啊。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在孩子的家长心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我身边曾有朋友,因为朋友圈里怼天怼地、什么都看不惯的人,而删除了自己的朋友圈。被屏蔽、被删除背后,可能就是失去了一个朋友。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会说话是照顾了同事或者领导的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氛围可以更融洽;不会说话,可能就会使工作氛围变得非常尴尬,工作也就不会太顺利了。
语言是门艺术,但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人一般都能熟练用运语言艺术。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或者直脾气的人用运起语言艺术来就比较困难。比如,一位朋友要外出办事,穿了一套有点不合身的衣服,他向一位不善言谈的人询问他穿这身衣服效果怎么样时,这位不善言谈的人会实话实说:“你这身衣服太肥大了,穿上和武大郎似的。”若这人向一位善于用运语言艺术的人询问他穿这身衣服效果怎么样时,这人会说:“还行,就是这衣服设计稍微有点问题,这儿本来应该瘦一点儿,结果设计的肥大了一些,有点儿影响老兄的体型。”同样的一句活,从俩位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是会说话人和不会说话人的区别。
会说话的人,总是会让别人听了之后感觉心中非常的舒服,觉得自己是受到了别人的尊重,总是能营造一种快乐的环境,让人愿意与之接触。会说话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多的朋友,谈笑风生,令人羡慕不已。会说话的人,总是在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的话题,越谈越热闹,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坚持原则说实话是好事,但往往有些不会说话的人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比如给丈母娘庆生,会说话的人常常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喜庆话,而旁边不会说话的人就会较真,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寿比南山是不可能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