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死亡真正威胁人的时候,人反倒会很淡定,那时候有很强的求生欲和勇气,也不会想太多。人的痛苦,一个叫“后怕”,一个叫“过去”,一个叫“绝境”。后怕生惊恐,长久困扰人,过去生“对比和遗憾”,长久折磨人,过去会让人怆然而涕下。绝境,却是最恐怖的,因为绝境,比死还可怕,因为死尚且可以“死的光荣”,死而犹荣,荣,就是一种生机,而绝境,是断无生机,毫无出路,四面高墙,或如深海中的孤岛,所谓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一个是极高的墙的监狱,一个是自由出入,但是是海中孤岛,没有人可以走得出来的。在《易经》中,“绝”比“死”还不好,好在我不懂易经,这些是偶尔听到的,若是懂了易经,更要神经过敏,衰弱了。
出生便注定了死亡。人生便是走向死亡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你能干嘛想干嘛呢?
恐惧死亡,其实是因为心中有未达的目标,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欲望。如果生命永远不会终止,人类最终也会选择自杀,因为体验过一切,心中无未达的目标,生命也就不再非有不可了。生命是可贵的,因为看似只有一次,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心中未达,我们想要继续前行。然生命于宇宙是普通的,在造物主眼里,都只是一个能量体,每天有无数的能量体熄灭,同时又有无数的能量体点亮,周而复始。至于个体生命,本质上没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很怕很怕,特别是我这样生活非常好,
每天都在享受的人。
但也经历过祖父母父亲都已经死亡的。
想到自己的生命终点,是永远没有知觉,甚至死后几天尸体就会火化,更是恐惧。
所以,我会在85岁以后,以我自己的方式,安排我的终点。
说白了,我不会让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两年在医院瘫,也不会让自己死后几天就火化。
我会在感到身体即将要瘫死前,在郊外的房子采取注射慢性死亡。而发现我时,应该已经死了一个月。
不至于像别人那样在医院瘫两年,然后一死就立即火化。
当然这方面,观念不同。
而我坚持自己的观念。
生命本身就含着死亡的种子,生就意味着死。不是有生也有死,生完了才出现死,生是生,死是死,而是生与死是时时刻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所以是生,只不过是死的减少,反之亦然。死了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是另外一种事物了,死不是一迅间的事,死是个过程这过程不多不少正好从生开始。生着的每一天,事实上就是死着的每一天。只不过我们不这样理解吧了。自然的死亡是没有时间性的。除了意外死亡,天灾人祸,啥时候死都是自然的,都是应该的。没法规定人必须活到九十九。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都为空,所以,人来世界上之前是空,人离开这个世界也是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道教认为,道法自然,世界上一切都自然中来,自然中去,所以,人死了,无非也是回归自然。科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元素构成的有机分子,无机物进化成有机物,有机物进化为生命细胞,生命是分子按照编码排列的。所以,生命的失去,也是一种自然的回归。无论你是否接受,人总是要从无到有,再回归无的。或者是从空到空。
我祈祷着我可以早点死去,可以见到我的宝贝儿子,可以陪着他,再也没有疾病,他还那么小,没有妈妈陪在身边,我怕他难过,害怕,我活着每一天都是煎熬,都撕心裂肺,没有快乐,我都要忘记怎么笑了,我想他,想到心碎,每天盼着快点入睡,这样梦里还有见他的机会,睡了就不想醒来,希望自己在有他的睡梦中死去,这样我肯定是笑着的,幸福的离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