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的会把你对她的所有恩情就因为一句话而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宿舍有个女生跟我关系不好不坏,有时候帮忙签到打水提饭真的太正常,从大一开学到现在已经两年了,最让我能记住的是两件事。第一个,每个班要奖学金评定,因为她成绩不好而且家里又比较困难,刚好我是我们班负责统计名单的,她就求我,让我帮忙,求了好多次,我就把她报上去了(三等奖学金)。第二个,这个女生有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喜欢抓住别人的相对不擅长的地方使劲开玩笑(虽然我并不认为用开玩笑的名义进行人格攻击是一件成熟的事),有一次我站床上弹尤克里里,她拍下来就开始笑,说什么我腿又短又粗,刚开始我没理她,后来越来做过分,“开玩笑”已经扯到父母了,我已经有点生气了,我就问“你这样说话该让我认为你是口无遮拦还是童言无忌”(我嘴毒吗 捂脸),然后第二天!!!我就听到她在班上所有人面前说我人品不好怎么怎么!!!说我不知道感恩(到底是谁不知道! )balabala各种诋毁。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一个接受过正统教育和良好家教的人知道感恩,至于我遇到的好(奇)人(葩),只是为了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懂得感恩,希望你以后帮助别人能够有选择的帮。最后,有一句我看过很正确的话送给你“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对你的感激其实是呈递减曲线的,你一次又一次的帮他,他的感激最后会消磨殆尽,如果有一天你没有帮助他,他反而会觉得你是丧尽天良见死不救。”
特别开心啊。无论是被帮助还是主动去帮助的人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吧。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常常帮助啊之类的,一次就够了,一次就足以让你蓦然之间就喜欢上这种感觉了,特温暖。我第一次去尝试帮助是给一个修剪草木的老爷爷送口罩,毕竟修剪的时候风沙“bulingbuling”的;然后那个老爷爷就笑了,笑得特别开心,跟我说“谢谢你啊”;然后我强自装作镇定地做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模样转身回家,再然后,嗯,我就蹦起来了。那真的是打心底里的快乐,颇有一种让我想要放声大嚎一首《好汉歌》的冲动。其实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不假,第一步迈出去了,后面就颇有一番顺水推舟的感觉了(原谅我这着实不大好的成语运用水平)。
传说人分两种性格,猫型性格和狗型性格。如果你的朋友是狗型性格,你帮了他,他会说:我的朋友肯无偿帮我做事(做设计、画画),他一定是天使。如果是猫型性格的人,你帮了他,他会说,有人肯无偿为我工作,我一定是天使。不知道为什么,猫型性格的人那么多…我的解决方法是,不熟的人直接说没时间啦。熟人的话我通常会帮一次,如果对方是个不知感谢的人,下次就用各种理由拒绝。
我觉得动力与动机主要来自“换位思考”吧。如果我是那个有困难的人,我希望在这种时候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并不是我个人觉得帮助别人的感觉好(收益)才去帮助别人的,而是因为不帮助别人会让我的感觉不好(受损)才去帮助别人的。还有就是我觉得人类都是一体的(好中二!),我相信或者说希望我小小的善行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善一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学校的时候帮助学弟学妹是因为他们对我也有过帮助,你来我往;在单位帮助同事是因为彼此和睦或者举手之劳没理由拒绝。不算太冰冷,也不是古道热肠,有些事情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比如,月末帮财务部的小妹整理当月的帐页和凭证,一来以后报销快,二来她的效率高了,犯错少了,在忙季被抽调过去的可能就小了。这算是经常有人求助吧。。
其实我并不是个喜欢帮助他人的人,总得来说算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但也不算是麻木的人,介于朝阳区居民和招远麦当劳食客之间的普通人。帮助他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如果有别的情况……看心情……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想大多数人都能认同这句话吧。有时候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