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失落的时候,也许心灵鸡汤可以给你带来些许安慰,可以让你重新振作起来,也许它可能什么都给不了你,但它可以改变你的思想,重新开始奋斗。我觉得还是要看个人。当你遇到不幸的时候,你应该多想想这世上还有多少比你更不幸的人,你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别一味的去想自己没什么,再就是自己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前进!
我想说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鸡汤对你确实是有用的。所谓信者得救,不信的人会觉得鸡汤面目可憎,毫无意义,信的人只要找准合适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化鸡血为热血,其实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人生这么艰难,总是需要一些虚妄的理想和未来的呀,伸手摘星,未必如愿,但至少不会脏了你的手。
当人们受伤时,也需要这样的话来安抚自己心灵。这就像是一剂安慰剂,有了它心里会好受一些。但它其实更像是一种逃避的处方,有了这些模棱两可的话,人们就安于现状,而不是忍受痛苦去寻找真正的原因。所以,下次还是会犯错,下次还是会需要这样的安慰剂。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式的需要。
鸡汤文是先有一个观点,再编一个看似真实发生的故事作为强有力的证据支撑这个观点,把个人经验或成见甚至一瞬间的情绪当作普世哲学,煞有介事言之凿凿地给众生作指示。还有一种通篇是故作高深冠冕堂皇的词句,读完你发现他什么都没说,更别提有什么观点。
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不勇敢的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 接下来这畜生每天就在崖底吃着摔下来的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阅读所谓的“心灵鸡汤”需要智商和智慧,大多鸡汤都是黄鼠狼炖的。
我觉得鸡汤文不是指只有情感鼓励不提供解决办法的文章,而是那种把情感鼓励和心态调试写成是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的文章。它忽略或掩盖了这个世界真实的运行规律,误导了人们的努力方向,它是一种笔法或者文体,是作者对写作不真诚和对读者不负责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