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很早的时候就爱投资房产,目前包括自住房,深圳一共26套,北京2套,广州5套。要说什么感觉,我觉得主要就是抗风险能力强了。家里做生意,前年资金短期周转不开,卖了2套房,凑了将近2500万,度过了难关。还有就是心态平和了,不慌了。身边的朋友、同事,经常聊的话题就是房价,地段、学区、哪里洼地、哪里旧改。有同事经常利用休假去看房。而我则没有这种苦恼。所以我很感恩,很知足。父亲总说,坐吃山空,不准我打收租金过一辈子的念头。母亲也在上班。家里的房产父亲找了专门的人打理,出租、维护,只有买卖的时候,才让我参与。父亲说,人总要有个安生立命的手艺,只有自身的本事才是最靠得住的。每天该干嘛干嘛,不去夜店,不玩车,不玩表,结婚了,最大的爱好是打篮球以及和老婆拼乐高。
我家在上海有十套房,在香港五套房,在英国有两套房,这些房子是父母的投资之一,他们还买了一些股票、债券、收藏品等等用来理财。不过相比父母给我提供的物质条件,我觉得父母平时交给我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我价值更大。父母从小就告诉我财富只是身外之物,如果德行跟不上,财富最终肯定会离开我们。这些财富可以让我这辈子啥都不做,也能衣食无忧,于我,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体验?我们这样的人挺多的吧!没啥特别的。没有房贷车贷就是挣多少花多少没有储蓄的概念,钱多就再买房,钱少就花掉,不多不少就买个信托理财产品。现在房子越来越贵,其中一套140+平方的房子眼看要超过3000W,我们是不打算继续买了,也没名额了。以后挣的就都给孩子们花掉好了,好好培养一下孩子,在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参与黄赌毒这辈子够吃够喝了。
没什么特殊体验,就是一般的老百姓。房子虽然值个几千万,但这房价又不是我们炒上去的,它非要涨,我们有什么办法?熟人里,房子最多的是前女友,她家在北京有十一套房,其中最贵的一套在万国城MOMA,单这一套就2400万,她是什么体验我就不知道了,其实她那人对房子没什么概念,挺愣的,每天就知道找好吃的。
坐标上海,已婚85后,不算父母名下的自己有三套房,内环一套自住婚房,中环一套老破小学区房还在还贷,还有一套在浦东两房出租,收入不高刚够过日子,现金身边不多,都前几年一下子买学区房花掉了,日子安稳,不求大富大贵,平时也不买奢侈品,有钱就带孩子出去玩 趁没上学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身边小时候的同学什么的,家里基本不缺房子。但无论是想过安逸的生活,还是想过奋斗的生活,都各有各的烦恼。而且还很困苦、很焦虑。“人生中每个人感受到的情感的总量是一定的,不会因为你是王思聪我是小市民,你就会感受更多的快乐,我就会感受更多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