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和聪不聪明有什么关系。应该只是性格的问题吧。再说一般经常一个人呆着的人只不过是想法和别人不太一样,也不一定就是比别人更出色或是更完美。人和人相处也不一定就是为了利益交换。更多只不过是身份背景和想法都差不太多。这种情况下,利益交换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若硬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侧重于大多数人并不聪明,所以聪明人不愿意也无法同他们长期交流,或是独处给了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至于他们可以表现得更聪明,就像把时间精力都花到学习上大概率看起来也会比其他人成绩更好一样。但这些也都只是现象和结果。以及在社会经验中慢慢累积行成的价值观。真实的理由可能没有那么多理由。甚至也不完全有这种现象成立。就像你不会把什么事都想好了再做一样。有时只不过是无意做完了之后想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合理化的原因。就没事闲的,我自己呆了一会儿嘛。哪里聪明啦!哪里喜欢独处啦嘛!
我不怎么聪明,反应迟钝,好在脑袋里有材料,可以慢慢地等待。我的喜欢独处与聪明无关。我离群索居的目的就是要不受干扰,给外人一点神秘感,让人不敢轻易冒犯。再说,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就没必要与别人合作,因为与任何人合作都得照顾人家的感受,否则麻烦有可能大得如泥沼。只有写作才可以做到一个人完成,才可以任性地展现自己。我的写作不是为了挣稿费,而是宣泄胸臆,我不想短命。
聪明的人是不会愿意让“无效社交”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真正内涵。他们觉得所谓“人脉就是钱脉”是当今世上最大的谎言。这个社会只会越来越现实,谈感情太假了,而人脉的基础就是你的“被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他才越会帮你。所以聪明的人,只会选择让自己变得强大。
曾国潘说“吾日三省吾心”,因为独处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总结过往,让自己持续地进步。在独处的时候,一个人有机会了解已经做的事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到位的,哪些是可以改进的,而成功正是靠这一点一点的进步来筑就的。我身边就有一个同学很聪明,别人在那叽叽喳喳的说话时,他总是很沉闷,但是总是能看出许多的事情。
因为他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社交是无用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说到底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别人不愿意帮你,因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并没有那么高价值,不足以让他掏心掏肺,倾囊相助。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结交那么多无关痛痒的“朋友”,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学学如何更好地独处,丰富自己的生活。
人性本质上就是势利的、功利的,我们是如此骄傲。我们的敬意和友情太贵重,只配献给比自己强的人。古人早就说过,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总之有用的。什么层次的人,就会有什么层次的朋友。友情和爱情一样,讲究个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物化的世界就是这么可爱,大家都要用装备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