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女儿和儿子都一样工作,都一样挣钱孝敬父母,谁敢说男尊女卑?现在有些男士,到丈母娘家什么活都干,比对自己父母还好;在有些家庭,妻子掌握财政大权,女儿反而能养老,孝敬父母,儿子反而还靠不住。因为儿子的钱都上交了,支配不了经济。讲到这儿,是不是感觉有点好笑?事实就是这样,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有时候妇女超过了男士,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现在,在公共场合,不是到处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女士优先"嘛。 此一时,彼一时也。时代变了,我们再也不能说女儿和父母是亲戚关系了。
作为一名远嫁的女儿,看到这种说法好心酸。从情感上来说,我实在是不能接受这种说法,我依然觉得父母是天底下和自己最亲的人,而不是什么亲戚关系。可能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确实是如此。我们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特别是远嫁以后,父母觉得跟你说什么都说不着,也没有意义,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要徒增烦恼。女儿一旦出嫁,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夫家,和老公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和自己父母在一块生活的时间,所以还想和以前一样,是很难的。但我也不同意是亲戚这一现实,遇到什么事,还是自己的父母最可靠。
作为一名远嫁的女儿,看到这种说法好心酸。从情感上来说,我实在是不能接受这种说法,我依然觉得父母是天底下和自己最亲的人,而不是什么亲戚关系。可能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确实是如此。我们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特别是远嫁以后,父母觉得跟你说什么都说不着,也没有意义,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要徒增烦恼。女儿一旦出嫁,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夫家,和老公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和自己父母在一块生活的时间,所以还想和以前一样,是很难的。但我也不同意是亲戚这一现实,遇到什么事,还是自己的父母最可靠。
啊,作为一个刚出嫁的女儿,看到这个问题莫名有点心酸呀。女儿出嫁前,当然应该孝顺父母,关爱父母,常常抽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了。出嫁以后父母还是父母,还是应该继续对他们好,关爱他们,多听听他们的需求,常常陪伴他们。但是毕竟已经出嫁了,还有对方的爸妈以及家庭,不久后还要组建自己的小家庭,那么精力有限,自然不能把所有的精力跟以前一样都投注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还要关注他的父母和自己未来的小家庭,所以呢,还是要分清,心里要有个红太阳,有杆秤。
嫁出去的女儿,最怕听到父母对自己说:”你已经嫁去人家家里了,以后没事少回来”之类的。嫁出去了,好像一个印记,将他们划出原来的家庭。特别是对于远嫁的人来说,这种话更是增加了隔阂感,让母女的关系变得生疏而悲伤。从小到大最亲的人,突然之间变得如此陌生,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这种奇怪的身份转变在时间和空间的推移下更加成型,也更加加强了彼此的生疏感。于是乎,变成亲戚,甚至于:远亲不如近邻。
我出嫁前很多事情都愿意和父母摊开了沟通,觉得是一家人,自己工作后也会把钱存在我父母那,让他们代为保管,我很信任和敬爱他们,结婚后也要注意到我现在的家庭生活,我仍然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仍然愿意与父母沟通,但不会把一些在婆家的琐碎都絮叨与父母,父母有时候来我婆家,我会和婆婆一起做饭接待父母。我们两家人相处的像一家人一样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