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真的很重要。我小姨家的孩子也就是我表弟,小时候其实是个很机灵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也并不是个坏孩子。问题就是小姨和小姨夫相处的方式,从我有记忆开始两个人就喜欢抬杠,小姨永远在叨叨小姨夫,嫌弃小姨夫这不对那不对,小姨夫呢是个特别抠门的人,嘴也有点碎,对孩子其实是很爱的,但他爱的方式就是不断否定不断责骂,而我小姨相反永远都在互着自己儿子,不让姨夫说儿子的不好。表弟高三毕业考的不好姨夫不让去那个高职,让去补习一年,结果补习了几天就不去了。从此开始打零工,我们都建议姨夫出钱让表弟学一门手艺,可姨夫舍不得花这个钱,既想让儿子挣大钱又不愿意花成本。现在表弟二十三了,一无所长,去福建打工欠了很多网贷,甚至还留了我的电话。最近被叫回家,竟然都没有回家的车费。回来之后姨夫还是不停的责骂,而小姨则是把责任归咎于姨夫。我想从中调和却无从下手,只能等过几天跟表弟好好谈谈。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来。而父母也该好好反思反思自己。
我的原生家庭教会了我们尊重父母,父母说话绝对不能打断,兄弟姐妹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定要和和气气经常来往,所以,在我们父母离世多年之后,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家庭依然十分亲热,经常来来往往,一起聚会,开开心心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但是,我的前任的家庭却截然相反,两个女儿完全不尊重父亲,可以在任何场合随意地打断她们父亲的讲话,可以对他进行吼叫,面对她母亲进入老年不断地抱怨她们的父亲,两个女儿可以很不耐烦地对她说,你讲什么讲,你可以去离婚啊!现在离婚不迟的,七十几岁离婚很正常的!她们的父母从六十岁就开始分房生活,各人睡各人的房,各人管各人的事情,日常生活基本上是各人顾各人,老家的房子卖掉了,卖了40万,两个女儿直接分给父母一人20万,分的清清楚楚。在这样的家庭里,该叫姐夫的从来不叫,该叫姨夫的从来不叫,该叫姐姐的也从来不叫,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我父母很恩爱,但是会经常拌嘴吵架,我父母原生家庭不好,从小都不受宠,很小出来打工贴补家里,都缺乏爱很敏感,对我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两边兄弟姐妹关系都不太好,且文化程度低。家里都没有几本书。都是工人,不过父母年轻时节省,努力奋斗,目前过得还算可以。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前提下,男朋友很会爱我,很会体谅我,我在提出他的不足时会虚心听取,很容易满足我对他的好并且加倍对我好。而我会在他提出我的不足时敏感到会认为他不爱我,想跟我分手。他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变成一个充满爱的人,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积极向上,眼界开阔。而我总会想最差的一面,经常沮丧。在他开玩笑的时候我经常会当真然后生气,我会觉得他真的是在嫌弃我,他没有直男癌,我们两个都觉得家里谁说的对听谁的,我支持平权,而他觉得女人天生不容易,要多让着多宠着。
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我们从小接受的正统教育是,努力很重要,要努力,要勤奋,要刻苦,要拼搏,要奋斗...内因起决定作用,努力决定你能否成功。工作后,社会给我们上了第二课,关系很重要,简直太重要了,要学会“做人”,要学会与人相处,甚至还要学会“搞好”关系,这一课,有价值正确的显性课程,也有价值不正确的隐性课程。的确,长大后,努力几乎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积极因素,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乃至幸福的确是积极的态度。家庭出身真的很重要。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史实证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大多出身于上层和中层家庭,大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幸的是,他们之中早年丧亲的比例也很高,他们的家道可能因此而没落,而清贫,但贫而不贱。
原生家庭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庭,有我们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家庭。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恩爱,子女孝顺,是幸福的,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孩子,也是富有责任心,爱心,对于将来自己组建的家庭,也会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做样板。反之,在原生家庭里没有享受到爱和温暖的人,必是一个孤独的,甚至是人格有缺陷的人。在社会上,他也喜欢和人交往,心里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父母的一言一行,必会影响自己的儿女,所以我们现在做为原生家庭的父母,要给自己的子女做榜样,让孩子在幸福的家庭长大,把爱和温暖,自信,都传染给子女。把幸福的家庭观念传递下去。
非常非常重要啊。我有很多很多不婚的理由,其中一条就是如果我有喜欢的人,一定不愿意他喜欢的女生出生在我这样的家庭(对不起,我应该只针对自己的)。有人劝过我,但是这种事儿,没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最近看美剧无耻之徒,里面的大姐Fiona在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之后忏悔道“我已经23岁了,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不能再怪那对垃圾父母了”差不多是这么说的吧。原生家庭很重要是没错,但是并非未来的一切都要受此影响。最终活成什么样,还是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