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明天他们都死了,我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即使我在他们的葬礼上痛哭流涕。但是对待家人朋友,我却做不到这么淡定自若。我在乎我的父母,我在乎我的朋友,我爱他们,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细节,导致了我会产生猜疑、恐惧、怨恨等情绪,但也正因如此,我才会产生信任、爱慕、感激等感情。
从小家教就告诉我们待人礼貌,礼貌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有很多时候,很多人并没有养成真的礼貌,只是意识里面知道,应该礼貌待人,所以对待外人的时候,会遵循礼貌待人的原则,而相对于家里人,往往会暴露本性,没有做好情绪管理,伤害了自己最亲的人。
这个并不是一定的。如果要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的话,我想就是因为外人你不确定他/她对你如何,你不敢对他/她怎么样。而对于亲人,你已经明白你无论怎么任性(有限度),他们都会原谅你,所以就尽情"折腾"。
想起小时候,我恨我父亲为什么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笑脸相迎,对我总是没有好脸,我质问他为什么不能像对别人家孩子那样对我,他却告诉我说:别人家孩子以后什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时候我不理解,但现在我懂了。
不一定,不绝对,因人的性格品质而定,因人的修养成熟度而定。性格直爽心地善良的人给旁观者的印象是内外差不多,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人必然是人前一面人后另一面。
因为人有一个安全阈值,潜意识里知道家人和朋友是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但是外人是可以随时离开你的,你在家人朋友那里有足够的安全感,在外人面前这种感觉是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