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我国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心理学的人不仅能够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还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治疗。精神上的健康和身体上的健康同等重要,只有两者都健康的人才能活得快乐,那么心理学学透的人是不是社交无敌了呢?自身的心理是不是就很健康了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没有学透这个说法的,包括顶尖级的科学家,我相信,他也不敢说自己把所学的学科都学透了,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人类只是学到并掌握了一部分而已,要是什么都学透了,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而且心理学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只是观察一个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无法准确判断出这个人的内心想法是什么的,只能看出个大概而已。
我们要清楚人是高级动物,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学心理学的人未必能一眼看穿一个人的内心。如果琢磨不透这个人的内心想法,那么想和他进行下一步的发展是很难的,又怎么能交到朋友,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呢?最后,很多人对学心理学的人有误解,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可以把一个人一眼就看得透彻,于是不敢与之深交。其实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如果没有数据佐证,一切都只是猜测。心理学学透的人,我个人认为目前应该是不存在的,但学好、学精的倒是有。心理学学好并不代表社交能力就很强,心理学又不等于社交学,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只不过学心理的人更具有同理心,观察力更强。
心理学领域理解的“社交无敌”,和社会大众理解的“社交无敌”通常是完全不同,甚至是有些相反的层面。心理学理解的“社交无敌”,更多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很好地平衡自我、他人和环境的需要,不会过于有攻击性,不会忽视自己的需要,也不会不顾场合地做出不恰当的举动。而社会大众理解的“社交无敌”,通常是指如鱼得水地在各色人等之间穿梭,能够盘活一个场子,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视觉中心。
每个人都会有自我意识。学心理学的人可能在自我独立性上会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就算什么都读懂他人,也知道怎么去应对。可还得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愿意。自己的专业归专业,个人的情感归情感。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什么事都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我想大家都不会去做。更何况,很多时候自己的专业也未必能够解决得了自己的问题。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但更多的是研究人的无意识动力,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绪因素。但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却很多时候都是关于世俗化的人情往来,这些都跟心理学没什么关系,所以一个对人的无意识动力很了解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就擅长世俗化的人情往来,前者需要的是思考和感受能力,后者需要的是说场面话做场面事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将学好心理和好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一块的内在原因可能是,你错误地认为,学习了心理学,可以让你通过对社交对象的情态、动作、音声等行为,判断出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然后自己可以摸到了对方底牌似的,以一种掌控全局的眼光来跟对方交流?大错特错,甚至适得其反!与人相交,不是投其所好,重点不在于对方怎么样,重点在于自己是否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