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润叶,少安和润叶实在太意难平了,明明两情相悦,却因为世俗而分道扬镳。润叶的婚姻并不幸福,对李向前的态度是极其反感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亲爱的少安哥拒绝了她,再加上她那可笑的爸爸搅局,糊涂的外公唆使。
可我们又不忍心责怪少安,作为一个庄稼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这一步,茅盾还在于他不只是一个庄稼人,更是一个烂包家里的顶梁柱,是一个队的队长,他身上肩负的东西太沉重,他怕润叶嫁给他以后,他们的婚姻美梦会因为生活现实而被击碎。除了爱,他给不了润叶太多别的,可他不知道是是,润叶恰恰是一个除了爱,别的都不在乎的倔女子。
看书的时候我是憎恶润叶她爸的,他的态度直接劝退了少安,一个血性阳刚的男儿,怎可忍受这种羞辱。可其实如果少安大胆迈出了这一步,也许许多人的命运因此不同,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也正是此书的精彩之处,被命运戏弄的人们啊,总会在人生深处留下些许遗憾。这,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如果我是孙少安,我会选择润叶,最起码这是真爱,从小就青梅竹马,如果爱,就放手去爱,也许选择了润叶秀莲就不会嫁的这么远,就不会得癌症,也许李向前就不会残废,也许孙少平的命运也会改变,娶了田晓霞,田晓霞也不会牺牲,也许田润生在部队也不会残废,少平生活好了也许会帮助郝红梅也能过的比现在还要好,少平不去大亚湾煤矿,他的班长就不会因为救他而牺牲,他的师母也不会为此而孤独终老,也许孙少安去了润叶,田晓霞不会死,他爸爸田福军也会快乐的活着,田晓霞的妈妈也不会因为受贿而坐牢,所以,如果少安娶了润叶,那么故事中所有的人的命运都会改变,大结局也不会那么的悲哀……
看大结局的时候,我的双眼紧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我强忍着没有让他流下来,多么的现实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每一个人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当然是选择润叶,润叶与少安都深爱对方,从少年的相伴相知,到成年后相互爱慕相互疼惜,那么纯粹那么深沉,这种不带杂质的爱情何其难得,如果不是那个年代种种原素,这是多好的一对啊,少安选择拒绝润叶完全是清醒认识到不能让贫穷拖累了润叶,因为他爱她就希望她生活的比他好,这是有担当负责任的表现,秀莲与少安之间应该是秀莲更爱少安,当少安穷得叮当响时仍看中了少安并一无返顾的嫁给了他,让成年的少安有了自己的小家,最初少安对秀莲是感恩的,后来夫妻一路同甘共苦下来已是彼此不分的亲人了,秀莲付出了很多很多,她值得少安这样的男人,但换作润叶不见得会比秀莲差半点,不是造化弄人,一定选润叶,因为那是一种如愿以偿更是一种彼此此生的成全。
从润叶和少安的悲剧中,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爱情,感受到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也许爱情真的应该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吧!
与润叶的爱情里,少安是不幸的,但和秀莲的婚姻中,少安是幸福的。秀莲对少安是真挚的,她与少安一起历经生活的磨难,贫困与不幸的洗礼,成为了孙少安相爱不渝的妻子和创业时的贤内助。他们共患难的爱情已融入到双方的骨子里,刻骨铭心。
站在那个时代,从孙少安的角度来看,的确秀莲才是最好的选择。
时代不同了,在以前,孙少安一定选择秀莲,而不会去选择润叶,毕竟他们有纯真的爱情,更多的是为对方考虑,而那时润叶会选择少安的,毕竟那时候还有爱情的理想生活;现在,少安会选择润叶,但润叶又不可能选择少安,虽然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爱情。这也是聪明的作者为什么要让可爱的小霞牺牲的原因。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越来越物质化、庸俗化的时代里会越来越脆弱,读一读《伤逝》吧,会有所领悟。
是我,选择润叶。润叶,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对下一代的教育会非常有益。秀莲在持家方面没有问题,但在文化层次,眼界方面太落后。看看她对虎子的教育。有吗?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孙玉厚和田福堂做的最好,始终鼓励还子要多读书,做有文化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说实话当今社会生活好了,但还有非常多的人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结果就是一代一代的命运依旧在原来的轨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