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我叔叔带着去钓鱼,然后慢慢喜欢上了钓鱼这一项活动。小时候,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喜欢一些玩一些东西。可是那个时候家里面偏穷,给我的零花钱也不多,我叔叔给我抓过来,那些小鱼小虾倒是成了我小时候的玩具。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跟着我叔叔一起去钓鱼,然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被当成免费的劳动力帮他扛鱼竿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巧合吧,然后我就喜欢跟我叔叔一起去钓鱼。那个时候也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把鱼抽上来的时候自己有一个玩具了。后来慢慢的河里面的鱼变得越来越少,我钓到的鱼也就越来越少,小孩子嘛,没什么耐心,杆子摆在那儿一两分钟之后就开始乱动了,鱼也不怎么上钩。这个时候钓鱼钓得最多的叔叔也就成了我的崇拜对象。慢慢的我也就有模有样的学习他,学着发现钓鱼这些事门道还真是不少。渐渐的我已经学会了在哪个地方下沟在哪个地方看鱼的多少,在哪一个地方要学会怎样耐心地等于。钓鱼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体验和一种磨练。当然,钓鱼,把鱼钓起来的那一刻,那是最喜欢的事情,那个时候你会更合理。一个不知名的家伙进行搏斗,再把鱼抽出水面的那一刻是最爽快的那一刻。
本人33岁,钓鱼13年,5线小城市,工资奖金1万+,从小受父亲熏陶,一直很喜欢钓鱼,以前上学的时候那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钓鱼,都是瞎玩!大学毕业后,就开始疯狂钓鱼,先是野钓,到处找水塘,后来慢慢觉得不够专业,迷恋黑坑,黑坑最高纪录40公斤一天(对于大神们来说算是小儿科),黑坑征战数年,于2010年后又开始征战湖库,海竿一次30把,打窝子苞米100公斤起,最大18公斤草鱼,虽然每次渔获和付出成反比,但是三五好友点着篝火,望着满天星辰,喝着白酒,一聊到天明的感觉真的是很美好的,即放松了身心又加深了朋友家的感情,一举数得!自从2016年起又开始迷恋路亚,各种拟饵,枪柄直柄,目前妖刀+美版小蜘蛛,最大渔货米级白斑狗鱼一条!其实男人没有什么爱好是很可怕的,但是爱好太多也很可怕,选一个自己真正意义上喜欢的就够了!
钓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队伍愈加状大,岸边无论贫富贵贱,都统一的模样,直勾勾的盯着水面,盼望鱼儿咬钩的那一瞬。其实垂钓者里,细细分来,真正为鱼者不是很多,多为渔者。静心,养性,思考,定性…。上瘾一词,其实很对,个人感觉钓鱼人的瘾大到什么程度呢。一首先我本来垂钓是为了磨练性格。享受那份宁静和休闲。也有为池中美味的,也有为提杆那瞬的快感,也有为大物上钩的心潮澎湃…二讲下前几年我遇到的钩友。他来自农村,开出租车为生。恋上钓鱼后,每日跑几趟活,直接把车开到水边垂钓。直到有一日,爱人发现…战争燃起…,个人觉得钓鱼当做兴趣可以,但是不要忽略了正常的生活。
不是上瘾,只是乐趣罢了。我也喜欢钓鱼,但只是偶尔会去,享受那种状态,乐趣,并不是钓多少鱼,呼吸着新鲜空气,水波流转,静静的吹着河风,停住!有鱼咬勾了!你轻手轻脚,紧握鱼竿,盯着鱼漂起起伏伏,像狙击手暗杀某个目标,等待最佳时机,但是心情是激动的,思维从未如此清晰,鱼漂再沉一点我就起杆,你已经在心里演习了一遍拉杆技巧,好的,就等它上钩了,可是这时它不动了,你轻声抱怨了一下这鬼灵精怪鱼先生,轻轻拉起杆,果不其然,剩空勾了,坐回马扎,上鱼食,心情依然和这潺潺流动的水面一般,归于平静,目光时不时扫一眼鱼漂,或望向淡远的空中,天蓝水绿,阳光并不强烈,冬日正暖。也许你已经想好今天如果空军回家,买一条鲫鱼回去,要不鲫鱼吧,炖汤,让媳妇补补。
没有上瘾,只是把钓鱼当成了休闲娱乐的一种运动方式;从高官到平民百姓,从高知识份子到文盲,只要喜欢钓鱼的都可以加入这一支庞大的队伍中来。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无论是找一个好钓点还是提竿换饵或溜鱼,手、腰、腿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钓场一般离繁华都市较远,一般都在野外,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对养身保健大有益处。钓鱼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钓鱼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钓鱼使人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怎么说呢,钓鱼有很多的好处。钓鱼的人,往往不喜欢吃鱼。钓鱼需要很大的耐心,是修养身心的很好方式,在学会等待的过程中慢慢放松。钓鱼也能追逐成就感和满足感,今天钓了一筐鱼,精神上的满足。钓鱼往往在野外,在海上。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