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明确了,不止是有过爱情,而是一直都有。小说最后结局也是张无忌和周芷若的对话,周芷若说,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实际上哪用十年八年,张无忌转身就在对周芷若和殷离韩昭胡思乱想,所以这话是金老借周芷若之口写出来的事实,而且金老还在后记再次强调了这句话,并且特别指出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是不懂的。怎么说嘞,对男人来说,初恋总是终身难忘的,哪怕对方有诸多不好,但随着时间都会变成甜酸苦涩的回忆,而且伤的也最深,都一剑穿心了,还不够刻骨铭心么?觉得张无忌不爱周芷若,周芷若不爱张无忌的要么看书不认真,要么就没看过书,他俩一直是真心相爱,只不过挡在他们面前的障碍太多了。最大的障碍不是赵敏和那些事,而是他们自己,他俩的人生追求不同,张无忌的人生理想就是携四美退隐江湖,周芷若的人生理想是驱逐蒙元,光大峨嵋,理想信念的冲突注定他们相爱却不能相守。正如贯穿全书始终的口号“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终究争锋才是他们的道路交汇点。
因为善良而可爱,周心机太重,虽然一再强调受师傅逼迫,但事可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啊。特别是黑化后,阴险毒辣。爱情这东西,占有欲越强,越容易失去。张弃婚后,原本是去找她道歉的,这时顺势下坡也许还能挽回,她却用极端的方式刺激张。这样一来,张彻底死心,一手好牌,被她自己打烂。爱着张无忌却又不主动出手,又不想做出牺牲。再看赵敏,目标清晰,方式得当,知道自己要什么,必须舍弃什么。大胆,主动,牺牲,性格也比周阳光的多。个人觉得,其实小昭更值得去爱,天真纯洁,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张,对周芷若,是刻骨铭心的爱,都说了对他又敬又怕,红楼梦里面提到,史湘云说,宝玉对待遇见老鼠见到猫,两个都是,怕对方,紫娟骗宝玉,说黛玉回苏州,宝玉,如遭雷劈,倚天中,周芷若骗张无忌,嫁给宋青书,张五雷轰顶,两个人物对比,就知道感情多深,原著新修版,甚至有了,宋青书死后,在,娶周芷若的,想法,可见感情多么深厚,哪怕的武大图书大会,被打伤,回头开始思念他,而且,在圆柱后记里面,否定的刻骨铭心,张无忌最喜欢的是,自己都不知道,我认为是周芷若,因为原著小说开头说过,因爱生忧因爱生怖,就是怕,张无忌怕周芷若,这是独一无二,前后对比,所以刻骨铭心就是周芷若,因为除此之外,对其他人都没有怕的感觉,
张无忌爱周芷若是铁定的事实,金庸都讲了,“张无忌给人感觉他最爱赵敏,他也这样和周芷若说的,但其实他心里,最爱谁?他自己最后也不清楚”。金庸他讲的,他也是按这个思路去写这部小说!在故事原文,和周芷若订亲后,和周芷若在一起除了海誓山盟就是相拥而吻!这些都是原著小说写的。怎么可能会没有爱呢?那些说只喜欢,没有爱或者大爱、兄妹爱的朋友,可能只是看了某部琼瑶情节的倚天屠龙记影视剧来讲吧?最后的结局,金老爷子也曾讲过想改结局让张无忌和周芷若在一起,但毕竟没改,张无忌肯定还是和赵敏在一起。赵敏也是最适合张无忌的女孩!但张无忌肯定对周芷若也是有爱的。
有啊,周芷若刺他一剑他完全不闪躲,也没有一点怨恨,后来知道她嫁了宋青书,只觉得五雷轰顶,眼中白茫茫一片,听不见声音也说不出话,心中比周芷若刺他一剑还痛。误会赵敏杀了殷离的时候,回手就扇了赵敏四个耳光。知道是周芷若杀了殷离,却连句重话都舍不得说,只觉得“表妹固然命苦,芷若内心深受折磨,所受痛苦,未必比表妹少”。跟赵敏定情之后,也想着先和周芷若成婚之后,再和她说赵敏的事。只是他本性拖泥带水,太过被动,赵敏为了他连家国都放弃了,他不可能丢下也丢不下赵敏,而周芷若放不下峨眉,不可能跟他归隐,也不可能跟赵敏共侍一夫。
还记得刚搬到报社去时,我和李老二一起蹲在草坪上一边扔石头一边骂周芷若,我们对剧情之投入,巴不得上去扇她两耳光。我因为最后几集要上学,没能看到,还跑去邻居家里戴叔叔家去看他们的录像,因为陈阿姨和我一样是武侠迷,她每集都录了下来。那时候每天晚上因为有了倚天而变得充满期待,天天就在那儿哼滚滚呀红尘翻呀翻两番。我觉得他们两个 刚开始只是朦胧的暧昧,有好感,而不是爱,只是一种单独的青梅竹马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