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读大学那时起,我就经常被不能变平庸这件事折磨。说实话,有这个想法本身就挺平庸的。但我那时候不那么想。我的眼前经常如弹幕般闪过一个个比我聪明优秀很多的同学的名字,我觉得我得赶上他们。所以我一有空就去图书馆。泡图书馆其实挺孤独的。可那时候我大概觉得,孤独有时候也意味着特别,至少不是泯于众人的平庸。越是平庸越要努力。越要踏实从简单做起。天才妖孽俺比不了,那么就做个努力平凡人呗。
接受平庸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努力,而是意味着放弃幻想,真正开始面对生活,跟真实的生活建立联系。不平庸属于理想,而我要面对的是生活。生活比理想更难,也更真实。我只需要意识到,无论我现在有钱没钱,正从事什么样的事业、跟谁结婚,我都只有一种生活,就是我现在正在过的生活。别的生活都只是出于我的幻想,无论它好坏,平庸不平庸,都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心里跟明镜一样,清楚地明白自己原来就很平庸,只是心中有那股执念和侥幸作祟,想着也许自己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可以走一条别出心裁的路,衣锦还乡传为佳话。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便是把这股执念和侥幸彻底浇灭,不再妄想,不再希冀,认了命。
被平庸折磨的我,都在现在的生活和理想的生活,奋斗和疲惫,想放弃又不甘心之间来回挣扎,我通常都很努力,也很焦虑。这种努力中确实有超越平庸的部分,并不是一定能通过努力得到一个好结果,而是用努力的希望对抗漫无边际的虚无,不如不努力。
小时候文化课不好,总是卡着及格线,期末时家长会老师总是摸着我的头跟我妈妈说,这孩子脑子聪明,就是不用功,我以为我是特别的,只是不愿意去变优秀而已,长大了我才发现,这只是一种客套话,就像服务员说菜马上就好。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那一刻,我不再与自己为敌,也不再与世界为敌。我开始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开始慢慢接受自己。开始尝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会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我仍然有着一腔热血。一切由自己的内心出发。





